麻阳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保障粮食安全与耕地质量提升
一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下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紧盯全年29.6万亩粮食面积底线不放松,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51万吨以上。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收尾与管护。加快0.7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加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日常巡查和维护,确保农田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益,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持续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降低土壤污染风险,逐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对耕地的动态监测,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衔接
一是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农户进行重点监测。精准落实帮扶政策,根据监测对象的实际需求,提供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兜底保障等多元化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模式,鼓励各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和管理,规范财务制度,提高经营效益,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和监管。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推动农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强对土地流转合同的审查和备案,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农业综合执法与安全生产监管
一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督促各乡镇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资经营门店的日常巡查。增加农产品检测频次和覆盖面,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提升农业执法能力与水平。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和执法技能演练,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办案能力。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保障农业生产投入品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联合执法,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设秩序。持续强化渔政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同时,落实好动物产品卫生监督日常执法检查,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农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对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营造良好的农业安全生产氛围,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序。
四、推动特色农业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
一是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围绕“一主两特”及中药材、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加大对示范园建设的扶持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持续推进冰糖橙品改工作,提高果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对果农的组织引导,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方式,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话语权。积极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二是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加大“麻阳冰糖橙”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参加电商直播活动、开展品牌文化节等多种形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壮大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培育外贸出口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端市场、高端客户的对接合作,推动麻阳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同时,鼓励引导水果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价值提升。三是发展特色农业新业态。结合麻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积极探索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农业新业态。鼓励农民利用闲置农房、农田等资源,开发农事体验、采摘观光、民俗文化展示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具有麻阳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提高广大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开展文明卫生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持续推进环境整治行动。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提升村容村貌整体水平。三是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探索建立村民自治机制,引导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和管护的监督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六、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强县建设
一是聚焦“一县三地”战略与特色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一县三地”战略和“三水五色”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以“三水五色”产业为支撑的“四大百亿产业”。立足麻阳农业资源优势,聚焦县域经济“一县一特”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强县根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优做强特色农业和新材料产业,强化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今年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积极引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服务和指导,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大力培育规模上市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加强农业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积极谋划和推进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储备和申报力度,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麻阳农业农村领域。通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