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明确”精准服务扫黑除恶宣传
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麻阳坚持把宣传和舆情引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宣传工作任务来狠抓落实,组建工作班子,抽调工作人员,制定宣传方案,明确宣传重点,夯实宣传阵地,强化宣传推介,为全县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总结推介了典型经验。
一、明确人员,夯实宣传和舆情引导工作基础
把机构组建、人员抽调和职责明确作为强化扫黑除恶宣传和舆情引导工作基础的3个要素来抓。一是组建机构。在组建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同时,即组建了宣传和舆情引导组,作为6个工作组之一,一同下文明确。二是抽调精干人员。经研究并报领导小组同意,抽调县综治办、县公安局队伍管理中心、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县广播电视台等6人,作为宣传和舆情引导组专门人员,由县委宣传宣传部一名副部长担任组长。三是明确宣传职责。指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做好标语、横幅、墙报、电子屏幕和简报等社会宣传;指导并要求县广播电视台、麻阳新闻网站(红网麻阳分站)、《麻阳手机报》《微麻阳》《视麻阳》、“麻阳警务”公众号等专业宣传阵地开设专栏专题,做好定期和日常动态宣传报道;向市级及以上媒体推送通讯消息、经验交流和调查研究文章,有效拓展麻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影响力。
二、明确重点,把握宣传和舆情引导工作核心
利用内宣阵地营造氛围、传播信息、鼓舞士气,利用外宣平台总结做法、推介经验、拓展影响。一是明确宣传对象。将全县干部群众作为宣传受体,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全国上下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意义、黑恶势力的类型及特征、党委政府扫除黑恶势力和摧毁其“关系网”“保护伞”的坚强决心,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来,积极举报涉黑涉恶线索,帮助公安机关侦破涉黑涉恶案件,打一场漂亮的扫黑除恶“人民战争”。二是明确宣传载体。坚持“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利用一切宣传阵地”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编写简报、专栏墙报、标语横幅、印发资料和会议动员等传统媒体与方法,以及新闻网站、手机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宣传扫黑除恶工作,形成海量而有震撼的宣传态势。三是明确宣传内容。将扫黑除恶的目的意义、黑恶势力的类型及特征、人民群众参与斗争的方式、鼓励群众参与斗争的政策措施、扫黑除恶工作动态、侦破打击的战果、破获的典型案例以及打击处理的经验做法等,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特别将研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有效方法、破获查办的重大案件和取得重要成就的经验做法等,作为向外宣传推介的重点内容。
三、明确任务,注重宣传和舆情引导工作效果
一是对内宣传铺天盖地。在县广播电视台和麻阳新闻网站,除滚动播放扫黑除恶的宣传标语外,及时跟踪报道全县扫黑除恶的日常工作动态,特别对侦破、公诉和审判的12起涉恶案件,多角度进行了及时报道,还对3个犯罪团伙、1个涉嫌寻衅滋事罪和2个涉嫌开设赌场罪的庭审情况进行了电视录播。《麻阳手机报》《微麻阳》《视麻阳》和“麻阳警务”公众号,对全县面上和乡镇开展扫黑除恶有特色的工作与侦办惩处的涉恶案件,进行了推送报道。目前共报道了75期,刊发消息400多条。在县城锦江广场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誓师大会,参会干部群众达1300多人。在县城主次街道、各主要路口,各乡镇和各村(社区)张贴《关于敦促涉黑涉恶犯罪分子限期投案自首的通告》《关于在全县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16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700多条,制作专栏墙报和展板300多个(块),发放宣传手册和资料1.2万多本(份),出动宣传车100多台次,循环播放广播2300多小时。二是对外宣传有声有色。一方面,编发《麻阳扫黑除恶》简报17期,登载文章50多篇。另一方面,积极向市级及以上媒体撰写并推送文章。至今,已在《新华网》《中国网》《红网》《怀化新闻网》《湖南日报》《怀化日报》《边城晚报》《城市经济论坛》《求真》《县域经济参考》《新怀化》《五溪源论坛》等省市级刊物发表扫黑除恶通讯消息、经验交流、调查研究等体裁文章150多篇次,在省市广播电视台刊播扫黑除恶专题消息130多条次。3篇调研文章分获全市政法战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调研文章评比二、三等奖和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