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麻阳各办案单位积极沟通协作、纪检监察部门加强“两个一律”“一案三查”工作机制,强化专项督导深入开展,严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涉黑涉恶党员干部3人。

组织领导。县扫黑办牵头纪检监察部门、组织、政法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打伞破网、打财断血的相关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县纪委监委成立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并以纪检干部为主成立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研究解决重要问题,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确保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

凝聚合力。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县纪检监察机关、政法机关积极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新成效。一是建立问题线索移送和查办双向反馈机制。政法各单位与纪检监察部门之间强化日常联系和信息沟通,县扫黑办牵头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政法各单位建立健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和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双向移送制度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每月定期与不定期双向移送问题线索、双向反馈查处结果。二是建立复杂案件定期会商、同步立案调查机制。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和腐败问题长期、深度交织的复杂案件,以及脱贫攻坚领域涉黑涉恶腐败案件,由纪检监察机关办案骨干和公检法机关业务专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认真核证据、对法条、作研判,厘清重大分歧,找准主攻方向,保证案件质量。同时确保同步立案、同步调查,做到纪法衔接、协调推进。三是始终坚持“两个一律”。县纪检监察机关把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中之重,一律依纪依法先受理,一律依纪依法先查办,一律依纪依法先审结。

拓宽线索。在打伞破网、打财断血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将案件线索划分为“三类重点”(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推动工作不力)、“四类对象”(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村(居)干部、党员),不断提升线索质量确保扩大战果。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从舆情及群众举报中掌握情况;开展“双贴一提”,从群众呼声中掌握情况;主动开展筛查,从公检法机关办案的环节中查找线索;加强部门联动,从职能部门移送线索中掌握情况;配合执法检查,从可疑复杂案件中掌握情况。县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比对案件台账、问题线索台账及信访举报台账等方式,对2018年4月以来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进行“清仓式”摸排核查,列出清单,集中攻坚。对各方面搜集来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定期分析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巡察深挖。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纳入巡察工作重点内容,重点查处党员干部及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采取威胁、恐吓、滋扰等手段把持基层政权、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影响工程建设环境和染指工程建设项目的黑恶势力,摸排拉帮结派、敲诈勒索、聚众滋事、强卖硬要扰乱社会秩序的黑恶势力,侦查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插手民间债务纠纷的黑恶势力,地毯式排查破坏选举、把持基层政权、利用宗族势力架空基层组织、侵吞集体资产、欺压百姓、煽动群众闹事的黑恶势力,突出清理涉黑涉恶案件背后“保护伞”、“关系网”,按照“三个不放过”要求,查清其腐败问题和失职渎职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