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热射病到底是怎么个事儿呢?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刚开始人会出现大汗、口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胸闷、四肢乏力等,紧接着体温升高至40℃-42℃,口唇发白、恶心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抽搐或昏迷,少部分患者可伴有大小便失禁并伴有肾功能、心功能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休克,威胁生命。

那怎么办呢?

科学预防是关键:

1. 时间管理:11:00-15:00避免户外高强度活动。

2. 装备升级:户外工作者穿戴透气工作服+防晒冰袖,运动者选择速干面料并佩戴降温冰巾。

3. 补水策略:每15分钟-20分钟饮水150mL-200mL,推荐自制盐汽水(500mL水+1g盐)

4. 环境改造:为老人房间安装空调或循环风扇,车内常备遮阳帘,杜绝儿童单独滞留。

黄金急救五步法

1. 移:30秒内将患者移至20℃-25℃阴凉通风处。

敷: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腋下。

饮:但不要喝冰水,意识清醒者少量多次饮用含盐或电解质饮料,及时补充电解质,昏迷者禁止喂食。

擦:解开领口束缚,用15℃冷水擦拭全身,注意擦擦拭时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损伤,四肢关节可多加擦拭。

5. 降: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或使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注意: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

紧急情况下,赶紧就医,直接来急诊,一秒钟都别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