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系民生,一路一桥总关情。五年来,麻阳高度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以项目推动、城镇提升、民生改善为重点,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动、高水平管理,城乡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创造了麻阳城建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春季花香弥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色彩艳丽,冬季景色苍翠……

五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项目促发展、以发展保增长”,围绕“建设城东、拓展城西、改造城北、提升城南”总体思路,实施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完善市政设施“三轮驱动”,推进城镇提质扩容,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市民幸福感不断提升,城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到42.3%。


为城区建筑“穿衣戴帽”,对县城主要街道房屋立面、广告牌、行道树、临河两岸、桥梁、广场及入城口等安装景观照明,对县城区内主次街道临街房屋和门店进行一次城市综合治理,为临街建筑的外墙涂墙面漆、屋顶挑檐、天沟挑檐、门窗安装套窗、安装空调盒、门店墙面安装青砖、规范广告牌、规范管线等,城市街景越来越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建设基本完成。锦江三桥、尧里五桥、尧里二桥拆除重建、海源御龙湾大桥、绿溪口大桥横跨锦江河、尧里河,连通两岸三地,方便了市民出行。长寿大道、滨江大道、橙香大道、劳动路等成了城区新的增质点。县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354国道LED灯照亮了市民奋进路。完善县城污水处理站点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9%,城市形象越来越靓。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扎实推进“绿满两岸、绿化三边、景观提质、绿化为民”工作,对锦江广场、县城行道树木、隆家堡高速收费站至兰村桥道路等城区公共区域的绿化树木、苗木、草皮实行定期补充,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3平方米,其中城东长河公园占地达347亩,绿化面积达20万平方米,建有休闲广场、游步道、楼阁亭廊、景观绿化等设施,是一个集生态、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精致优雅城市公园;城北文名山长寿森林公园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精致别院破土而生、一张张笑脸洋溢喜悦……”

五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制度,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6平方米,全县住房发展向“住有所居”目标迈进。


大力推进功能型商住小区建设。相继建成了万城华府、江南金都、海源御龙湾、奥城一品、水岸明珠、金鑫华庭、锦江财富中心、锦江花园、半岛别苑、壹号公馆、紫东壹号、民投·长寿小镇、五洲国际商贸城等一大批规模化、集中式绿化小区。不断强化小区物业的管理和服务,城区成立物业公司22家,覆盖商住小区29个、住户1.5万户,有力地推进了房地产业向规模化、小区化和物业管理规范化方向发展。


住房保障圆了群众安居梦。2017年来,实施危房改造5804户,改造面积达35.6万平方米,惠及农民2.3万人,村镇覆盖率100%,危房改造工作经验2019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扎实推进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化工总厂、畜牧水产公司、供销联社、木材公司三期、锦江泉酒厂、县商科工信局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25.26万㎡,1.4多万群众实现“出棚进楼”。城西易地扶贫搬迁(龙池点)工程,总投资达2.37亿元,项目占地160亩,新建安置房34栋9.34万平方米,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964户3737人。大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0年,改造高村镇学里社区、尧里社区等8个社区中的12个居民小区,改造户数400户,面积为5.2万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

建设永无止境,建设正在进行。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麻阳这座城市的建设步伐将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