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坪镇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年。郭公坪镇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委各项工作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镇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力抓党建引领实现新突破。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各党总支抓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评估的重要内容,把党员参加情况纳入党员教育管理、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继续强化党建示范村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党员培训力度,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主题党日活动作用,形成干群合力。二是持续巩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成果。坚持分析研判,建立常态化专题研判机制,把握问题导向,狠抓整顿措施落实;坚持督查跟进,镇党委以强化督查为“压力点”,安排专人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进行督查,以周报表的形式梳理汇总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归类建档;坚持规范阵地,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组织体系,确保党组织活动阵地提档升级;坚持长效巩固,认真总结整顿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及时将其转化为党建工作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决策程序,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确保整顿成效可持续发展。三是持续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镇党校,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有计划的安排专题讲座和研讨,通过读原著、讲体会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注重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典型人物等内容,传播正能量,强化价值引领。四是抓实村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认真落实村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各项工作要求,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发挥好村民代表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民主议事员的作用,积极鼓励村民代表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来,持续提升村民代表为民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发展。一是加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按照薄弱村提升、一般村壮大、富裕村做强的基本思路。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拓宽村集体经济来源,推动“一村一品”发展。围绕藤茶、黄桃、小籽花生、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黑猪、黄牛、山羊养殖等优质农业项目,积极探索仙草种植等,扶助一批规模化本土龙头企业,力争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二是抓创业创新强人才队伍。进一步做好乡贤文章,引导乡贤投资建厂返乡创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回乡,夯实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骨干农民队伍,积极与县里、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对接,组织开展相关技能培训等,强化人才综合素质能力。三是挖掘文旅资源以文化促振兴。充分利用靠近铜仁市、怀铜高速等交通区位等优势,利用好郭公坪山水景色、本土特色民族文化,积极开展类似今年举办的“怀景怀乡怀味 弘扬文明新风 助力乡村振兴 九龙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进行宣传造势,进一步扩大郭公坪镇各类文旅资源的知名度,打造岩大门村民宿旅游、米沙瀑布、擎天柱旅游观光、小坡村九龙湖自然风景观光和垂钓旅游、长寿谷村康养旅游等特色旅游业。
(三)力抓多措并举提升治理成效。一是全力推进乡村治理。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收集社情民意,开展隐患排查,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大反电诈、扫黑除恶、双提升工作力度,强化矛盾纠纷排查、信访保障、积案化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开展防范邪教宣传,坚持以群防群治筑牢维稳底线,巩固人民防线。二是常态化联动推进联防联治。进一步加强边界地区社会理治联防联调工作,将与贵州碧江区漾头镇的联防联治工作常态化进行,不断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健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同时,加强与界边凤凰县林峰乡和茶田镇之间的交流联系,协调制定完善边界地区社会治理联防联调工作方案,开展各项联防联治活动,进一步提升我镇社会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结合安全生产月等行动,配合多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突出在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抓好学校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确保实现“全覆盖”“零隐患”的安全目标。四是着力乡村面貌整体提升。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擂台”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危房改造等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推进林长制、河长制等工作,坚持开展不定期巡河、巡林工作,加强退捕禁捕、野外焚烧秸秆巡护和执法力度,及时交办问题,加强防汛、森林防火值班值守等。五是坚持以机制创新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健全共谋共建运行机制。深入梳理总结各类试示范村、示范点的经验做法,全面铺开共谋共建活动,不断创新优化群众参与共谋、共建、共管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环境卫生评比、小微项目共建、文明乡风培育等机制。进一步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继续实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在保持基本体系不变的基础上,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目标体系,明确网格化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健全网格化管理人员队伍,以村、组干部为主导,党员志愿者、民兵等为补充,构建微网格治理组织架构,健全网格内、网格间考核评比机制,建立网格工作定量考核办法,以考核评价激励、鞭策网格管理队伍落实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