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郭公坪镇委员会关于2020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县委: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郭公坪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全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总决战”统揽社会经济发展。我们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坚持群防群控,坚持“四早”,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通过延迟开学、灵活复工、错峰出行、每日排查等方式扎紧郭公坪镇三个口袋,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围绕“抓党建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旋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以政策落实落细、抓好脱贫质量“回头看”和问题整改、巩固脱贫成果,以长寿谷村长寿扶贫车间为基点,做大做强郭公坪传统黑猪、小籽花生、高山黄桃和富硒金秋梨特色产业。强化意识形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和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将郭公坪镇2020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镇党委政府坚决落实落细上级决策部署,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一是坚持以点控面用“口袋战术”防止新冠肺炎病毒扩散蔓延。外防输入,扎紧郭公坪镇与铜仁漾头镇交界、郭公坪镇与凤凰交界、小坡火车站三个口袋,每日排查、测量体温、上报,严防输入。二是落实疫情防控“十六条”命令。内防扩散,对镇内外来人口车辆、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人口车辆进行全覆盖排查上报,坚持红事停办,白事从简,村备案,村干部全程参与,坚持未佩戴口罩一律不得出入公共场所等措施。三是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条禁令”。暂时禁止城乡各类办酒席、集会、庆典、聚餐等活动,暂时禁止农贸市场活禽交易与宰杀等。
(二)基层党建力争上游。今年以来,我镇以支部五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党建载体,夯实了农村党建基础。一抓阵地建设。夯实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对13个村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提出明确的阵地建设标准和要求,打造“智慧党建”引领基层党建发展,打造成全村工作的亮点。二抓制度完善。以“撸袖实干谋发展、追赶超越争一流”为主题,修订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郭公坪镇干部管理制度、干部请休假制度、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承诺践诺、党员量化考核星级评定、党风廉政建设等制度,用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工作有序开展。三抓工作开展。镇党委牢牢抓住“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党员统一活动日、组织生活会、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等工作重点,多轮次督查巡查,组织支部党建观摩交流活动,实现了村级党组织会议经常开、学习经常搞、决策经常议、党建常态化的目标。四抓党员队伍。严把入党关口,严格入党程序,确保党员队伍“源头清”。建立全镇党员信息库台帐,分批次开展党员培训提升,表彰奖励优秀党员,树立“两学一做”标杆。五是抓党员日常学习。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学习强国的日常学习当中,有切实可行的奖罚制度、实现了月底“兑现”。认真开展党课下乡教育,多次召开镇村干部大会和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和村级党员大会。制订详细制定学习计划,举办学习专栏,灵活形式、多措并举,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高潮。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党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镇党委行政思想重视、行动重视、制度落实,制订了《郭公坪镇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意识。
(三)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全面压实攻坚责任。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承担整改工作的主体责任,“四支队伍”承担其所帮扶村问题排查主体责任,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履行主体帮扶责任;二是持之以恒强化攻坚作风。镇党委政府迅速把行动节奏和精神状态由“平时”转为“战时”,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全面提升“四支队伍”的作风做派,以十足“拼劲”冲破脱贫攻坚“瓶颈”。三是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聚焦户脱贫“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全力落实落好“七大政策”和“九大工程”,切实把握好收入核算原则和内在逻辑,扎实推进全镇危房改造工作,重点关注老人户、整户无劳动力、精神病患者家庭的两不愁问题,落实教育扶贫、危房改造、医疗救助的政策优势。四是全面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建立自查自纠机制,制定郭公坪镇全面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织队伍逐村逐户走访自查,共发现128个问题;镇党委政府对128个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多次召开党政领导会、干部职工会,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整改措施,明确了主体责任、整改责任,对村两委进行了问题交办,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并于六月二十五日前将所有问题整改清零,切实提高脱贫质量。
(四)打造生态宜居乡镇。郭公坪镇是“国家级生态优美乡镇”,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做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打造生态长寿、旅游宜居小城镇。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来,我镇农村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全面延伸“最后一公里”到村到组到户。二是抓好“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郭公坪镇是一个边贸集镇,辐射周边,赶集人多,农副产品交易量大,市场带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快。因此,我镇加大市镇容村貌的整治力度,进一步落实车辆定点停靠等管理措施,提升城镇品位。重点抓好“三化一改”(净化、绿化、淳化、住房改造)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打造干净美丽和谐村庄。三是抓好自然和人文旅游建设。郭公坪镇山水奇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观音洞、九龙湖、谷达潭瀑布、川洞、南长城源头、白羊洞、燕子洞等景处,加快实施溪口“长寿谷”规划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兴镇。同时,我镇于今年3月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公益林活动,保护好名贵树种。一年来,我镇坚持从严从紧的原则,举行“保护珍稀树种”专项整治和宣讲活动,落实各村生态护林员的专项责任,发挥村支两委的带头示范和监督监管的作用,成果明显,珍稀名贵树种未遭到偷盗、乱砍等现象,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五)扫黑除恶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强化宣传发动。镇党委召开扫黑除恶全镇动员会和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打击重点和工作要求。镇扫黑办牵头开展郭公坪镇全体干部职工和党员干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测试,确保党员干部率先掌握扫黑除恶相关知识。镇党委书记、镇长深入到各村按照要求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宣传普及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切实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在集镇主次街道、各主要路口,和各村张贴《关于敦促涉黑涉恶犯罪分子限期投案自首的通告》《关于在全县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1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50多条,制作固定宣传标语15幅,制作宣传橱窗14块,发放宣传手册和资料1000多份,扫黑除恶相关资料张贴2000多份。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入户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大宣传、大走访”,确保将宣传落实到户到人,让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家喻户晓。二是线索摸排,高压震慑。紧紧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对象,畅通情报,逐行业逐村落,了解下情,摸排线索。镇扫黑办制定了《涉黑恶线索摸排表》,分发至各村,要求对本村认真开展地毯式排查涉黑恶线索,并由负责人签字,加盖印章,部分村已将摸排线索进行反馈,特别是针对渝怀铁路二线建设杜庄村一、二组有组织的阻挠中铁十二局站场改建的行为,镇扫黑办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摸排调查,同时进行劝阻及解释工作。镇扫黑办同时组织派出所开展重点案件、重点问题涉黑恶线索摸排梳理,对本单位办理的近2年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等进行逐案过筛,对群众举报件、信访件等诉求类材料组织相关部门逐一核实,群策群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并按照要求,与各村“两代表一委员”及党员干部签订无涉黑涉恶承诺书,将责任压实到人,形成高压态势,坚决把全镇涉黑恶分子摸上来、打下去。三是逐案查处,一挖到底。在办理涉黑涉恶的案件中,进行逐案过筛,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并对2017年以来处理涉黑涉恶案件进行梳理,做到深度调查、严肃处理。强化与镇派出所联系,组织集体大行动对全镇范围内黑恶势力进行大排查、大搜索,遇到一起查办一起。针对于矿区违法乱采等现象,由镇扫黑办组织综治办、安监站等进行上门教育、制止,并责令业主立即关停;针对我镇非法采挖名贵树种的现象,镇扫黑办与综治办、林业站对发现的盗取者予以批评教育、并按相关要求对损坏的植物进行赔偿,对屡教不改的予以立案查处;针对于长期无理上访乱访的行为,由镇扫黑办连同镇综治办上门对上访户进行批评教育;针对于当前我镇渝怀铁路建设肆意阻工等现象,由镇扫黑办与镇综治办、镇派出所对阻工群众进行严厉警示和批评教育,对情节特别严重者予以立案查处。
(六)深化改革稳步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镇、村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落实土地增减挂钩工作,进一步释放土地红利。二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专项行动。扶贫攻坚支持贫困村发展产业,光伏产业贫困村全覆盖。三是深化乡村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网络信息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事件、重大民生、重大项目、重大决策新闻发布和交办会议等网络问政制度。完善突发事件新闻应急机制。上半年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上报正面宣传报道30余篇。同时,深入拓展道德讲堂职能,并在各村建立村级文化平台,完善好农家书屋的硬件设施。
二、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扎实搞好党建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抓紧抓好。要认真贯彻从严管党治党新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党员政治意识、规矩意识、看齐意识和担当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尊崇党章党规,强化警示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持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鼓励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研,听取民声民意,帮助纾解民困。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切向群众负责,不尚空谈,实干为先,化解矛盾,指导发展,用引领改革的智慧、破解瓶颈的担当、谋求发展的实效赢得群众口碑。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工作先锋作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做好抓党建促扶贫工作,提升干部职工和扶贫工作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扎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驻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要转变作风,下到基层,走村入户,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到困难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到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地方去,深入查找和认真解决扶贫工作中突出的问题。
(二)继续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坚持以产业兴旺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化产业。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的原则,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做好“四篇”文章,促进郭公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功能、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是做好“特色”文章,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助推优质生态放养黑猪、富硒红心猕猴桃和小籽花生,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努力在郭公坪打造一至两处高质量的产业化基地。继续抓好“三百两千一万”扶贫产业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建成“三百”产业:百亩中药材、百亩稻田养鱼、百亩红心猕猴桃;“千亩”产业:千亩黄桃、千亩小籽花生;打造万头黑猪之乡,二是做好“品牌”文章,推进品牌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经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实施“品种品质品牌”精品战略,努力做好报木山、冯家垅、江家溪和小坡黑猪养殖规模经营,做大做优生态黑猪品牌,确保黑猪外销稳定在12000头。加快推进江家溪、喇叭溪、杜庄、冯家垅、川岩坪五村同创特色小籽花生优质品牌,让“郭公坪黑猪和小籽花生”等金字招牌更响更亮;组织开展“农业质量年”行动,培育产业新动能,鼓励、支持、引导长寿山泉、黄桃、中药材规模经营发展,打造一批“叫得响、走得出”的知名品牌,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水平。三是做好“市场”文章,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郭公坪地理位置优越,市场潜力大,必须健全完善农产品“产销研”服务网络,借助贵州铜仁工业发展和湘西凤凰旅游的“东风”,稳步拓宽黑猪、小籽花生、黄桃销售渠道。打造生态农业增长极,发挥“互联网+”优势,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和农村电商扶贫等项目建设,培育“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转型升级,力促产业持续增效、农业持续增收。四是做好“融合”文章,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支持建设长寿谷扶贫车间、江家溪和喇叭溪小籽花生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发展黑猪、小籽花生、富硒黄桃和红瑞颐家养生泉的精深加工,打造长寿谷养生天堂、米沙布达潭瀑布休闲廊和报木山川洞古军事遗址点的乡村旅游地标,高质量打造高知名度旅游节——长寿生态饱冬节和回奉节,推进全镇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长寿谷养老养生文化旅游3P项目开发,立足本土优势,顺应推进全镇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始终是第一民生工程、重大政治任务。要实现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坚决抓好产业项目扶贫这个根本出路。继续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摆在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好整合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协调推进全镇各村路水电网的建设,努力做好村出列的硬性要求;发挥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助学、雨露计划、大病医疗救助、社会兜底等政策优势,解决好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利用好自主发展产业的政策奖补优势,帮助贫困户顺利脱贫。在农业产业开发过程中,注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份制合作、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委托帮扶等方式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到特色产业扶贫中来,让“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路子走得更稳更远。二是有效激发深度贫困特殊群体的脱贫内生动力。发挥自主产业发展奖补的激励作用,鼓励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谋求致富的出路;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阻断深度贫困的特殊群体“等靠要”和“贫困的代际传递”着力解决好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落实好“五个一批”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送文化下乡、送技术上门,增强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本领。
(四)继续协调推进综合治理。一是统筹大局,从严从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平安创建、铁路安全和道路安全,狠促“一单四制”落地生效,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加大力度管理好冬春季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水上交通和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落实“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二是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坚持治理、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推动管理服务重心下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直接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解决便民服务中的“中梗阻”问题,努力做好“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改革,让基层和群众的困难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全面加强村管理服务功能建设,引导群众依法自治,全面夯实社会和谐的基层基础。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等矛盾纠纷调节机制,及时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坚持依法治访,重视源头治理,强化积案化解,持续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接访、大巡逻、大扫除”和“一村一警”活动,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全民参治参建的平安创建体系。以零容忍的态度铁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到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无乱强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