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2023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快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积极融入怀化“三城一区”战略布局,奋力建设“一县三地”“三水五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工作预期目标:力争全面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工作要点:
1.加强宏观思路谋划。一是抓好年度计划编制实施。集思广益,吸纳各方建议,编制2023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重点建设项目等专项计划。加快建立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绩效评价办法等工作。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定期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汇报。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动态,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强化疫情对经济运行影响的监测分析,针对滞后指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完成全年计划。三是加强重大课题调查研究。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围绕高质量发展、扩大有效投资、承接产业转移、价格管理、粮食安全等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研究谋划,提出思路建议。
2.持续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通组道路“六个全覆盖”。继续落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帮扶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加快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坚决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继续抓好局联村帮扶等工作。二是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概算管理规定,切实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审慎做好企业债券申报发行,做好企业债券的风险排查、预警和管控等工作。三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禁捕退捕”制度,确保全年目标完成。积极开展节能审查制度改革、“节能双控”等工作。
3.持续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一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及电力自供区体制改革改造。深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继续降低企业用能、物流成本。二是加快推动开放升级。深度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深度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持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大力引进“三类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实体企业,积极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
4.持续扩大有效需求。一是加大项目建设。紧盯国省政策和投资走向,围绕“四大百亿”产业和交通水利、城市提质、生态建设、能源储运等领域,健全完善项目储备库和重大项目储备库,推动重大项目数量、质量双提升。2023年申报省重点项目2个以上,市重点项目25个以上,确定县重点项目16个以上,储备项目100个以上,全县项目储备库动态保持在150亿元以上。编制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清单和固定资产投资储备项目清单,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抓好用地、用能、环境等要素保障,重点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天然胶乳、通用机场建设等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保民营经济发展,力争产业投资占比提升至40%以上、民间投资占比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继续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建立存量资产台账,力争项目资产滚动推送率达100%;重点围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省级产业基金和中预内等政策,积极申报项目,大力开展争资争项,力争全年争取各类资金再创新高。二是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与国家、省、市发改委汇报衔接,积极争取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规划笼子。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抓好专项债项目实施、申报和项目开发储备。继续抓好能源建设,积极申报能源项目。加强同省、市的对接力度,确保抽水蓄能、风电光伏项目落地实施。全面对接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推动银政企签约项目履约落地。
5.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重点实施一批农村扶贫公路、乡村旅游公路项目。二是推动新型城镇化。支持县城区和乡镇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抓好县城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平台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建设。
6.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全流程线上办理,并按要求实行承诺受理。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继续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完善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程序性和合理性审查,强化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二是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全力配合落实目录内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交易实现“应进必进”。继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改造升级,实施全流程电子招标、不见面开标,落实远程异地评标制度。三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平台,规范实施信用红黑名单及联合奖惩,加大“诚信建设万里行”宣传力度,试点开展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信易+”信用惠民场景。四是持续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天然气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全面落实乡镇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实行分类垃圾、混合垃圾差别化收费政策。依法依规办理各类涉案财物价格认定项目以及县市区价格认定复核项目。做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认真开展价格成本监审等工作。
7.着力提升社会民生保障水平。一是继续强化基本公共服务。重点支持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妇幼保健院、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残疾人康复设施等建设。加快代远学校等项目建设。二是继续抓好保供稳价工作。切实履行价格调控责任,强化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落实价格临时补贴,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三是加强粮食和物资储备。扎实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改革,完善储备量轮换机制。抓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切实保障军粮供应。强化粮食流通秩序监管。继续开展粮食库存清查,深入实施“优质粮油”工程,力促“麻阳粮油”品牌提升。
8.着力确保机关高效运转。进一步健全完善局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干部职工日常管理,强化学习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办事效率。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思想理念,落实“一岗双责”。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比学赶超”“节约型机关”创建等活动,坚决杜绝“黄、赌、毒”,营造良好的机关工作氛围,树立发改形象。努力打造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态度最坚决、行动最迅速、成效最突出的部门,为推动麻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