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畜牧业生产高温抗旱技术措施

麻阳苗族自治县门户网站 www.ma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8-08-18 08:55 【字体:

畜牧业生产高温抗旱技术措施

一、畜禽中暑主要临床症状

吐白沫,不安、身抖出汗,瞳孔放大,神志不清,走路摇晃不稳、卧地不起,常因治疗不及时、心脏衰弱很快死亡。轻者在病初迅速给予适当治疗,可在1—2日内逐渐痊愈。

二、畜禽品种抗旱养殖技术

1、强化节水意识,开源与节流并重。重点确保规模畜禽场(户)的畜禽饮水。一方面,开渠引水,打备用井;另一方面,节约用水,定量喂水、用水,防止不必要的浪费。要及时清除圈舍内的粪污,适当减少圈舍的冲洗次数和用水量。

2、调整饲养方法。一做好清洁卫生,确保栏舍通风。畜禽舍每天应清扫两次,并将畜禽舍的门窗完全敞开,以利通风散热;有条件的规模养殖户,可以添置风扇及排风扇等设施设备,更利于畜禽防暑降温。防止畜禽因过多出汗而增加饮水量。二是畜禽用水可改冲洗为喷洒,三是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防止畜禽发生中暑,减少损失。

3、加强畜禽饲养管理,注意畜禽饮水卫生。

生猪:一是调整饲养密度降温。标准猪舍饲养75公斤以上生猪调至1头/1.2-1.4平方米,有利正常散热,以防热射病。

二是调整日粮结构,适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夏季饲喂生猪应将日粮中的热能饲料(如玉米、油糠)降至45%以下,把蛋白质饲料(如豆粕、饼类、豆类)增加1~2个百分点,并适当增喂优质青饲料,以利防暑降温。

家禽:一是采取科学饲喂。合理调整喂料时间,将早上加料提前,下午少喂,晚上补喂夜料;食槽内还要保持充足的清凉干净饮水供禽饮用。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每吨添加100克~150克维生素C,不仅能提高鸡产蛋率,而且还能增强鸡对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二是增加营养,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鸡对能量饲料的采食量会降低以减少自身的产热量,但也会相应减少其它营养物质的摄取量,这将导致蛋鸡产蛋性能下降,可在日粮中添加1%~2%的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能量的补充,可降低鸡热生产和热增耗,有助于维持蛋鸡产蛋率和蛋重。

牛羊:用干草补充青草不足,确保牛羊需要饲草;适当添加配合精饲料,增加牛羊营养需要;目前正是收割秸秆时节,规模养殖场(户)要大量进行秸秆青贮,以利牛羊安全越冬;加强秋季牧草及饲料作物播种工作,特别是可利用冬闲田大量种植一年生牧草,如黑麦草、秋红苕、秋罗卜等,以解决牛羊冬、春季青饲料的不足。

4、密切监测畜禽健康状况,切实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注意保持圈舍卫生,加强圈舍、用具的消毒;切实做好疫病的预防和免疫注射工作;发现病畜要及时隔离,防止感染其他健康畜禽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做好畜禽的护理和治疗;病死畜禽要按国家相关法规及时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切忌私自出售病死畜禽;如果疫情严重或发生不明原因疫情,应及时请求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协助确诊和处置。

5、调整经营策略。为了减少干旱损失,规模养殖场(户)可在经营策略上作些调整。可适当提前出栏,对已过了产蛋高峰期的家禽可提前淘汰。如家畜还小,又不能解决饮水问题的,可适当缩小规模,出售部分幼畜和幼禽。

6、关注气候变化,防止多种极端气候因素对畜群的影响。在抗旱减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和气候变化,如出现异常高温气候,要注意加强畜禽的防暑降温,防止多种极端气候因素对畜禽的不利影响。

7、超前安排,提前谋划发展林下养鸡等“短、平、快”对水依赖性较小的项目以及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好畜禽供给、场地建设、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等相关工作,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长沙市农委畜牧处

2018年8月13日

 

打印正文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