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2021年政府预算报告
第二部分 2021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1、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总表
2、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表
3、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4、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表
5、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预算表
6、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明细表
7、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明细表
8、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表(分项目)
9、麻阳苗族自治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表(分地区)
10、麻阳苗族自治县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1、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总表
12、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明细表
13、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明细表
14、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明细表
15、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明细表
16、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表
17、麻阳苗族自治县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8、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支出表
19、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20、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21、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22、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23、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对下级安排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
24、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支出表
25、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表
26、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表
27、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公开表
28、麻阳苗族自治县2021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第三部分 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1、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说明
2、转移支付补助预算情况表
第四部分 债务情况
1、债务情况说明
2、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表
第五部分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执行情况说明
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
——2021年2月22日在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张绍湘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带来的困难局面,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9035万元,为调整预算(以下简称为预算)的100.9%,下降2.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1054万元,增长8.2%,高于全市平均增幅3.7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四。地方税收收入完成28911万元,增长8.4%,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占比为29.6%,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支出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实现354000万元,增长5.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926万元,下降8%;公共安全支出7579万元,增长2.5%;教育支出60595万元,增长1.2%;科学技术支出4574万元,增长56.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33万元,增长3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670万元,下降15.9%;卫生健康支出34064万元,下降2.1%;节能环保支出4593万元,下降59.2%;城乡社区支出42097万元,增长89%;农林水支出75534万元,增长2.2%;交通运输支出20663万元,增长90.7%;住房保障支出8151万元,增长4.5%等。
3、平衡情况
2020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5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634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717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522万元,调入资金30688万元,收入总计37678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6877万元,上解支出3498万元,支出总计37437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240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8409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6724万元,下降25.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101万元,增长10.3%;污水处理费收入584万元,增长44.2%。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52640万元,增长28.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6933万元,下降59.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1101万元,增长10.3%;污水处理费支出584万元,增长44.2%;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35800万元,增长83.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净增5876万元等。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40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31万元,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58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转移支付收入5800万元,收入总计8154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2640万元,上解支出50万元,调出资金28850万元,支出总计8154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285万元,转移支付收入7万元,收入总计129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7万元,调出资金1285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等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7588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326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3131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6533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61141万元,当年结余225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9304万元。
上述部分数据为预计数,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事项)将会于2021年下半年再向县人大常委会作详细报告。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科学组织收入,夯实财源基础
一是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着力巩固主体税源,培育新兴财源,加强财税征管调度,推动财税联动,坚持量质双提高,建立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制定了县财税综合治理税源企业帮扶工作方案和县财源税收综合治理激励奖补实施方案,效果较为明显。二是努力争取上级补助及债券资金,补齐短板弱项。全年共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及债券资金346649万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46400万元,用于岩拖公路建设、自然村通组路建设、麻阳高铁站前广场建设、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墓建设等;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80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一体化建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费等。
2、加大民生投入,提升人民福祉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提升幸福指数作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加大民生投入,财政支出紧紧围绕“六稳”“六保”的要求,着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各项重点支出。加大了对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交通、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投入。坚决保障疫情防控支出,为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财力保障。2020年全县民生支出29.7亿元,同比增长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
3、决胜收官之战,全力以赴打胜仗
一是致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08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1.4亿元,支持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6亿元,用于农村饮水、通村通组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致力打好防范债务风险攻坚战。控增量、化存量、防风险,积极筹措资金化解存量债务,累计已偿还隐性债务8.02亿元,偿还关注债务2.02亿元,采取“六个一批”措施缓释债务风险。积极争取债券资金,管好用好政府债券资金。进一步开展平台公司清理整合工作,将原保留的2家平台公司按照“人员分流”方式整合为1家。三是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贯彻落实环保督察要求,大力支持城乡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美丽麻阳、生态麻阳。
4、持续财税改革,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政策。不断完善预决算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大公开内容和范围。着手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二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启动电子卖场管理。全年完成集中采购261次,采购预算金额38659万元,成交金额37499万元,节约资金1160万元。三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全年完成评审项目830个,评审项目资金10.12亿元,审定8.66亿元,审减资金1.46亿元。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办法,进一步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闲置资产的清理及其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抵押情况专项清查工作,首次向县人大常委会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5、加强内控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一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进一步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突出抓好疫情防控资金、抗疫特别国债等中央直达资金和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切实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二是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通知》,规范乡镇财政相关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严格控制乡镇举债,防范乡镇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宏观经济转型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全县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收入出现短收,刚性支出增加,收支平衡压力很大;厉行节约的制度执行较弱,预算约束仍需加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资金调度异常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全县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持续打赢三大攻坚战,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开源节流,强化征管,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各项资金,确保财政综合平衡;深化财税改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债务管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以收定支,量财办事,确保收支平衡;二是调结构、惠民生,严守“三保”底线;三是实行全口径财政预算、部门综合预算,统筹各项财力;四是侧重预算绩效,提升管理水平;五是坚持厉行节约,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六是依法依规推行预决算信息公开。
根据上述要求,提出如下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计划
2021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43520万元,较上年增长6%,其中非税收入计划12830万元,占比29.5%,下降0.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9.3%。
上级补助收入计划264502万元(其中:预列扶贫、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上级专项补助12亿元),包括:返还性收入462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49229万元(含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以及预列上级专项补助),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645万元。
债务转贷收入15537万元,均为地方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转贷收入。
调入资金53120万元,一是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调入51820万元,包括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调入36820万元,耕地占补平衡收入及增减挂钩项目省内交易收入调入15000万元;二是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中调入1300万元。
上年结转收入2407万元。
以上地方收入合计379086万元。
(2)支出计划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为36040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53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计划3142万元。支出合计379086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658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收入5亿元、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收入及增减挂钩项目省内交易收入1.5亿元),预列上级专项补助收入1500万元,收入合计673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计划15480万元,调出资金51820万元,支出合计6730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1300万元,调出资金130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3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已实行市级统筹,由市里统一编制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计划32957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1632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6396万元,其他收入等237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1192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1128万元,转移支出等其他支出64万元,当年结余176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2877万元。
(五)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篇之年,我们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开源节流,着力稳收入、保民生、促发展、防风险,坚定信心、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1、壮大财源,积极推动财政增收
一是加强税源建设。充分利用综合治税平台,强化收入组织调度,防止“跑、冒、滴、漏”行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确保应收尽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提升财政经济发展动力,着力培植财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加大争资力度。加强各部门单位工作协调,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财力补助及项目资金。三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按照国家“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做准做实项目储备,主动做好项目申报对接,积极争取债券资金。四是做实基金收入。加大国有土地出让和闲置资产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尽最大可能增加可用财力。
2、严控关口,兜住“三保”支出底线
把加强“三保”作为当前财政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将“三保”支出控制在预算盘子内。按照压一般、保重点的思路,遵循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原则,保压并举,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刚性支出的需要。一是压减日常开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进一步压减。二是强化预算约束。继续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超预算原则上不得安排支出。三是严格财务管理。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堵塞制度漏洞,确保收支平衡,严防管理风险。
3、发挥职能,继续加强民生保障
一是继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农村饮水、农村道路、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二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教育、社保、医疗、文化、交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增进民生福祉;三是继续支持意识形态、扫黑除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推进人居环境建设,为人民群众打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四是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4、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预算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真正实现预算单位、财政、银行之间财政资金支付信息交换的网络化、电子化。三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以电子采购为重点,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建设。四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理念,加速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五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依法开好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的“前门”,严堵违法违规举借的“后门”,多渠道筹措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全力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5、强化监督,确保财政行稳致远
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特别是重大民生工程等专项资金的监管,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加大对重大财税政策落实、财政收支管理、重点部门单位、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二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资金监管程序,强化对财政业务及管理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三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县人大关于2021年预算草案和预算调整方案等决议、审查报告。严格落实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制度。充分听取意见建议,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及时落实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强烈的担当,努力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