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

全县经济运行整体“稳中有进”。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GDP)51.35亿元、增长4.8%,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9%、7.2%、4.5%,三次产业占比为17.53:28.39:54.08。

2.三次产业稳定增长。上半年各行业生产稳步增长。一是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实现一产增加值9亿元。二是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五成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贡献较大的为箱包产业。三是服务行业不断回暖。1-5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79亿元,同比增长28.4%,贡献较大是文化和娱乐业,同比增长35.3%。

3.有效需求持续恢复。投资消费引领增长。一是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其中产业、工业、制造业、建安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5.1%、18.6%、26%、10.5%。二是消费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04亿,增长6.0%,其中家用电器、石油、粮油食品、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5%、13.5%、10.4%、10.2%。三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较一季度分别增长0.1%、1.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全体居民收入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夯实制造支撑。一是“激活”存量。行业主管部门需进一步增强为企业纾困的精准度,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协调保障要素供给,夯实企业生产基础,竭尽全力稳生产稳增长。二是“培育”增量。聚焦生物基、食品、中医药、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链,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三是“强化”监测。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测预警,结合近期行业发展趋势和中长期发展态势,科学分析,提出问题并研判对策。

2.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加大入库力度。行业主管部门需在项目、投资、涉房领域持续发力,全面梳理在谈、签约、在建项目,确保项目及时入库。二是优化项目结构。根据当前库内项目结构做好项目储备计划,建设更适合我县县域特点、更好促进产业发展的项目。三是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增加高新技术投资、民间投资,提高重大项目和制造业项目比重,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3.挖掘消费潜力。一是促进稳量提质。围绕中国供销·麻阳智慧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延展发展仓储物流、装卸搬运及多式联运行业,积极融入怀化国际陆港经济圈,让麻阳“走出怀化、迈向东南亚”。二是深挖消费潜力。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优化居民收入结构。积极推进促消费政策的落实,多措并举提振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提质升级。三是拓展三新经济。大力培育长寿康养、文化旅游等领域重点品牌,运用好“龙舟”、“村超”、“采摘节”等活动流量,拓展更多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三水五色”优势新产业,点燃发展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