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深入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常态长效,采取约访下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领办包案、上门回访等方式,面对面接待群众,有针对性地解决信访难题。

(二)抓好信访基础业务规范。进一步细化办理规程,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信访件办理的操作流程,纠正各责任单位在工作中存在超期办理或文书不规范的问题,提升信访工作规范水平,提高信访办理质量。

(三)开展“三无”乡镇创建活动。大力开展“三无”乡镇、“三无”村(社区)创建活动,将服务管理的资源下沉到村(社区)一级,把信访工作与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相融合,把网格员“脚板走访”与微信群“网格对话”相融合,疏通基层信访“微循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当地。

(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和源头治理。注重源头预防问题,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注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依托基层组织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信访、综治、公安、司法等资源力量,广泛吸纳乡贤人士、积极分子、“五老人员”等作为信息员、调解员,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

(五)继续严格落实“五包一”包案化解稳控措施。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度,注重强化化解力度,包案领导坚持一包到底,做到案结事了,真正将每一件信访件化解到位。

(六)加大信访法治宣传力度。坚持依法解决问题与依法处理违法行为相结合,加强《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认真贯彻省、市信访工作“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依法逐级走访有关规定,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行使信访权利,遵守法定程序,履行公民义务,服从合理合法的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