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村乡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占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鼓励农民以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把分散的土地托管或流转给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确保广大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提高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抓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高产油菜、大棚蔬菜、红心猕猴桃、高粱、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定“四村联创、整体推进”思路,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好业务培训,做好年度收入采集,加大驻村帮扶和社会化帮扶力度,提升防止返贫监测精准性、帮扶实效性,补齐工作短板。
(二)深入推动乡村面貌提质。持续强化绿色生态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河系统治理,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注重生态资源管理,增加绿化面积,巩固环境治理成效,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加强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拆杂拆违行动,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行为,开展村庄周边区域、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设清洁、宜居和美、共富乡村。
(三)持之以恒深化社会治理。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始终保持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高压态势,重点对食品药品、燃气、烟花爆竹、农村自建房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开展再排查和再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继续实施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配全配强“两员”队伍,不断强化群众规范驾乘两轮、三轮电动车意识,严防事故发生;常态化做好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抓好乡村两级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风险隐患,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机制,将矛盾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引导群众依法逐级上访,防止初信初访演变为重复访;进一步减少信访存量,推进信访积案集中化解,综合施策、多管齐下,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织牢平安建设防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和跨境犯罪,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社会环境,减少违法犯罪源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积极推动民生福祉提升。强化社会兜底保障。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力度,精细落实城乡低保、民政救助、特困供养等保障政策,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等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各类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救助比例,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全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村卫生室慢性病精细化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网格化管理,为辖区村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广泛开展乡村春晚、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认真办好民生实事,积极争取资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有序实施乡村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五)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筑牢政治忠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领航定向,坚定不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彰显忠诚本色。牢固树立争先作风。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营造常规工作雷厉风行马上办,突出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群众反映困难深入实际上门办的良好氛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涵养廉洁政治生态。在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切实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聚焦“关键少数”、年轻干部、重要节点,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分类分层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督促乡村干部深入学习探讨、严格规范执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提高党纪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提高工作合力。统筹各方力量,加强督查考核,形成协同推进合力,真正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