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兰村乡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兰村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指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优化基层治理效能,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统筹领导法治建设
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主持召开党委会、专题述法会议4次,部署年度法治重点工作,研究解决农村土地纠纷、行政执法规范化等难点问题。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涉农法律法规,开展专题法治宣讲活动4次,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
(二)强化决策法治保障
聘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提出法律意见5条。推动“四议两公开”制度在村级事务中的应用,确保村民自治程序合法合规,化解宅基地纠纷、林地纠纷、家庭婚恋纠纷、经济纠纷等矛盾39起。
二、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开展“送法入户”活动,结合民俗集会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覆盖全乡80%农户。
培养“法律明白人”45名、“法治带头人”11名,组织专题培训2场,提升基层普法队伍能力。
创新普法形式,利用短视频《法治乡村微课堂》,以案例解读婚姻家庭、土地权益等法律知识,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二)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年公示执法信息50条,记录执法全过程案件30件,法制审核率100%。
开展农业执法专项检查12次,查处农资质量、非法捕捞案件3起,保障农业生产秩序。
(三)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设立乡级公共法律服务站1个、村级服务点10个,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服务200余人次。
推行“三所联动”机制(司法所、派出所、法律顾问),成功化解群体性纠纷5起,避免“民转刑”案件发生。
(四)强化基层治理与矛盾化解
创建“枫桥式”调解室1个,全年调解土地承包、邻里纠纷、家庭婚恋纠纷、经济纠纷等案件39件,调解成功率97%。
落实信访法治化,依法处理信访案件20件,未发生越级上访事件。
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法治意识有待增强
部分干部对法律政策的理解不深,执法过程中存在文书不规范、程序瑕疵等问题,需加强实战培训。
(二)执法保障不足
执法装备短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人员不足,影响执法效率。
(三)普法覆盖面有限
偏远村组普法活动参与率低,老年人、妇女等群体法律意识仍较薄弱。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法治队伍建设
组织执法人员参与省、市、县专题培训,每季度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创新普法模式
联合妇联、团委开展“法治文艺下乡”,将法律知识融入地方戏曲、小品,扩大宣传覆盖面。
(三)完善执法保障机制
争取财政支持,配齐执法记录仪等设备,探索“智慧执法”平台建设,提升执法透明度。
(四)深化多元矛盾化解
推广“调解+公证”模式,设立乡级仲裁联络点,高效解决历史遗留矛盾纠纷等复杂纠纷。
2024年,兰村乡法治政府建设在制度完善、执法规范、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需在基层法治实践中持续发力。2025年,我乡将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夯实法治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法治动能。
兰村乡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