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政发〔2021〕3

关于印发《兰村乡2021年交通问题顽瘴痼疾

集中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办、各中心、执法大队:

现将《兰村乡2021年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兰村乡人民政府

                              2021年4月29

兰村乡2021年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

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好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宜住新麻阳,深入推进兰村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彻底治理兰村乡交通问题顽瘴痼疾,全面提升全乡交通安全水平,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发生,乡人民政府决定20211月至12月继续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根据兰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围绕“人、车、路、企、政”五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使全乡交通安全责任落实明显改观,管控效能明显提升,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通行秩序明显好转,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发生,努力实现无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

二、实施步骤

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治顽疾、控风险、保安全。20212月底前,认真评估2020年整治成效,梳理未彻底整治问题。202110月底前,突出源头隐患、风险路段、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等重点难点问题整治,202112月下旬前全面完成并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整治任务

(一)严厉整治风险路段

1.近3年发生翻坠事故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下坡等重大隐患路段;近3年发生3起以上正面相撞亡人交通事故的双向四车道路段;近3年发生5起以上伤亡交通事故或死亡人数超过3人的平交路口。

 2.凡新、改、扩建道路,必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未经综合竣工验收的,严禁通车和交付使用。

3.集中治理国省道1公里以上长下坡重大隐患路段;集中治理道路设计与施工缺陷路段;集中治理国省道路与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安全隐患,落实“五小工程”建设(减速带、警示牌、凸面镜、道口标柱和爆闪灯)。

4.严厉整治隧道安全隐患,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智能化监控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隧道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二)严厉整治超限超载

5.严格落实“路警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强化站点与流动治超,超限超载违法车辆信息一律录入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布控查缉。

6.严格落实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加大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力度,严厉打击货运车辆以跨道、压线、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等方式逃避不停车超限检测的行为。

7.严格落实“一超四究”制度,依法严厉追究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驾驶人(从业人员)、车属企业及货物单位法律责任。

(三)严厉整治重点车辆

8.严格落实低速三、四轮电动车销售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照、超范围销售低速三、四轮电动车及以虚假宣传手段欺骗消费者购买的销售企业或门店;严格落实在售车辆产品质量抽查,严厉打击从事“大吨小标”“大罐小标”变型拖拉机销售企业和个人,并一律倒查溯源。

9.严厉查处非法低速三、四轮电动车,“大吨小标”“大罐小标”以及非法改(拼)装车辆。

10.严格落实省农业农村厅等4部门《关于加快变型拖拉机报废淘汰的指导意见》(湘农联〔202075号),加速淘汰变型拖拉机;规范开展变型拖拉机强制报废和号牌注销工作;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变型拖拉机上道路行驶的,一律收缴、强制报废。

(四)严厉整治重点违法

11.严厉整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以及车辆驾乘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摩托车非法载人违法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思想不松、队伍不散、机制不变、重点聚焦”的工作要求,明确机构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顽瘴痼疾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两个平台,充实人员力量,强化经费保障,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统筹调度、指导跟进。强化“两站两员”建设,发挥村辅警管交通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派出所履行交通管理职责。

(二)强化依法治理。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湖南省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办法》《湖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落实管理责任。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交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大科技投入。要进一步完善“道安监管云”“两客”智能监管平台、治超信息平台、校车动态监管平台等平台建设和运用,整合共享“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各类信息资源,切实提升宏观决策、监测分析和精准打击能力。

(四)强化协同共治。要推动协同共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联合排查、联合治理、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工作机制,深化警保、警邮、警银、警医合作,全面实行村组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推动对顽瘴痼疾实施有奖举报,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整治格局。

(五)加大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社会效应,持续开展交通安全警示“五大曝光”行动,每月对交通问题顽瘴痼疾、典型事故案例及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人员、重点车辆警示教育。持续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等宣传活动,营造家喻户晓的浓厚氛围,提升集中整治的社会辐射面和群众参与度。

(六)强化考核督办。要加强整治工作考核督办,定期开展实地巡查,根据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提醒、约谈、通报,实施挂牌督办、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级、“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