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村乡人民政府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乡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为继续做好2020年工作,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2020年我乡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兴旺产业强筋骨,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实现新跨越。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小康,关键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因此,我们将紧紧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力狠抓三大特色产业。

(一)做大特色种养业。做强做精特色种植业,着力打造“锦蜜”冰糖橙精品园、优质甘蔗种植基地的同时,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驻村帮扶科研、人才优势,紧贴养生、保健、临床等市场需求,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合力开发舒家村红糖系列产品,实现红糖产业大升级、大提质、大增效。做大做优特色畜牧业,大力引导有经济实力的能人、企业发展肉牛、生猪、山羊、土鸡、蜜蜂等特色养殖业,着力培育一批养殖大户、养殖能手。

(二)做强生态林果业。充分利用现有的3.7万亩森林资源优势,全力加强管护,认真实施商品材禁伐行动和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丰富森林资源优势,为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夯实基础。探索实施山地综合开发,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重点发展油茶、中药材产业和甜橙幼果加工,壮大生态经济。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目标。

(三)活新兴特色产业。抢抓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挖掘舒家村的忠亲文化、孝善文化、苗家抽绣文化底蕴和特色,使文化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积极宣传、开发舒家村和红冬潭村的明清古代民居建筑,加大保护和恢复力度,使之成为经济增速的动力源。围绕“绿色、健康”这个主题,结合现代休闲农业建设,开展特色花海、花带、花园和水上乐园建设,打造“健康游、休闲游、乡村游”等赏景娱乐、养生旅游品牌,使之成为“养生赏景、休闲乐水”的亮点。全面增强舒家村的吸引力和人文魅力,实现舒家村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突出建设强动力,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上实现新跨越。美丽中国,秀美乡村。房新业活,宜居宜游。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机遇,争取启动实施一批惠农强农民生工程,大力改善乡村条件、改变村容乡貌。

(一)统筹乡村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管网一体化建设,重点抓好狮子湾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舒家村至长潭乡级公路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如期保质保量完工。

(二)实施集镇综合开发,完善供电、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实集镇绿化、亮化、美化、规范化建设和新农贸市场的繁荣发展。

(三)高位推动厕所革命,灵活选择改厕模式,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清洁家园”行动,同步推进厕所革命与污水治理,打造美丽宜居新村靓丽外装。

(四)严格执行河长制和路长制,认真开展锦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难题,努力实现舒家村的路更畅、水更秀、房更新、业更活、村更美、乡更靓这个目标,将舒家村建设成为生态福地、美丽乡村和甜蜜家园。

三、平安建设强保障,在维护大局稳定上实现新跨越。 创新“信访+社会心理服务”,运用法治思维和多种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做实做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一)搭建平台优服务。在乡综治中心成立规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完善功能室,配备专业设备,为实施“信访+社会心理服务”提供工作平台。

(二)齐抓共管保平安。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始终保持黑恶必扫、除恶务尽的强劲势头。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

(三)强化安全监管防风险。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做好地质灾害、校园环境、住房、用电、冬季取暖、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输油管线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广泛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改善民生强活力,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要努力实现群众学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乐有所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

(三)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生态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户。

(四)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建设,认真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行诚信计生,继续扩大新农保、新农合覆盖面,力争100%全面参保。

(六)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工作,重视发挥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老龄协会等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实干凝聚民心,用苦干推动发展,精巧干赢得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