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县委“一县三地”战略。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大力实施“生态立乡、农业稳乡、旅游活乡、产业兴乡”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清爽、和谐的现代化新文昌阁”的目标,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坚持实干苦干巧干,持续保持全乡经济良好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3年,我们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方面,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坚持“五级责任体系”,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稳定帮扶队伍,加大产业和就业后续帮扶力度,增强群众自我“造血”功能,确保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加,加强脱贫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另一方面,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坚持产业兴乡,一是发展林业及林下经济。着力管护和营造好近4万亩杉木林,建好绿色银行,引导有序发展林下经济,套种黄精等中药材1万亩,引导林下种养大户4户做大做强,发展一般种植户30户。二是稳定发展富硒优质水稻。发挥“麻阳粮仓”土壤富含硒的优势,推动全乡95%的水田种植优质稻,打造1.5万亩富硒优质稻基地。三是支持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等方式成片种植油菜,力争建成1万亩油菜种植示范基地。四是大力发展水面养鱼和稻鱼综合养殖。充分利用境内3座小1水库、4座小2型水库、12座骨干山塘以及黄土坡村溪流等丰富水面资源,持续推进青鱼、草鱼、雄鱼、鲢鱼等水产养殖,力争鱼类年产量达60万斤,利用丰富山泉水资源优势,在各村大力推进稻花鱼养殖,努力建成5000稻花鱼示范基地。五是适度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对现有7000余亩柑桔进一步提质增效,抓住芷铜高速开通机遇,面向贵州铜仁等市场,适度扩大富硒刺葡萄、红心猕猴桃、黄桃、黄金李、大棚草莓等为主的特色水果,力争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六是做大富硒山泉水。利用罗家冲、西皮溪等村丰富的富硒山泉水资源,科学规划包装,引进实力客商做大做强富硒山泉水产业。七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依托文昌新、文西新等村农业用地,力争建成全县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之一。

(二)继续深化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作为巩固平安文昌阁建设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乡镇每月一次、村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析会议制度,全面掌握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隐患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推行领导包案化解制度,坚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人员不上行。加强乡、村两级治安联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和“双联双促”活动。全面推行“党建+群建”网格化管理乡村治理新模式,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安定团结和文明建设。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领域安全防范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乡镇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和行政村应急服务站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层组织保障,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执法行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三)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深入落实河长制、路长制、林长制,积极建设田长制,扎实做好禁捕退捕、禁食退养等后续工作。持续开展耕地抛荒和非粮化治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推动耕地恢复整改工作高效开展,坚决完成下一年度耕地恢复任务,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安全。认真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重点工程,植树造林完成500亩以上。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优化村庄布局,体现乡村特色,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突出实用功能。依据制定的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规划审批管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开展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风“五治”专项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按照“六无一全”标准,逐步推进生话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长效机制,推动有条件的农户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处理利用,重点整治垃圾焚烧、垃圾乱倒等现象,依法依规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户付费机制,计划建设乡垃圾中转站1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改善。优先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力争全乡新农合参保率达到 99%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8%以上;加强就业服务工作,确保年新增就业人员130人以上;切实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坚持一年两次座谈会及走访慰问,营造拥军优抚浓厚氛围;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争取五年内全面完成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公开、公平落实农村低保评定工作,实现低保评定动态管理,及时发放各类补助款、救济金,使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必要保障。

(四)坚守底线稳控疫情,扎实提振乡村经济发展

坚持底线思维,积极主动作为,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宣传引导村民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提高个人健康意识,改善农村生活卫生习惯,增强运动健身理念。落实特殊场所管理和重点人群管控措施,审慎稳妥抓好幼儿园、学校、敬老院疫情防控,确保重点场所绝对安全。全力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重点关注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冠重点人群。保障重点人群基本医疗救治。根据国家和省级推荐的清单,督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增强基层医疗救治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