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尧市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县委“一县三地”战略、“三水五色”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七镇一中心”发展路径,全镇经济社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取得较好成效。2025年是尧市镇的产业发展壮大年,芷铜高速、岩拖公路通车后,尧市镇将成为湘黔边境的中心城镇。我镇将以党的二十大为指导,抢抓机遇,全力实现产业兴镇、交通强镇、创新活镇、生态立镇,将尧市镇打造成为湘黔两省的生态小镇、康养小镇、长寿小镇。

一、重点突破,构建和谐稳定新局面

2025下半年,全镇信访维稳工作以初信初访、信访积案为重点,通过落实“五包一”信访责任、“3221”信访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做到两个转变,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积极争创综合治理先进乡镇。一是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办理信访工作的目标不仅定位在“事事有回音”上,并且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坚持把倾听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对能够办理的问题及时办理,抓紧落实,做到言而有信;对暂时不能办的问题,主动约请上访群众见面,通过主动加强沟通联系,使整个办理工作充满人情味。二是由上访型向下访型转变。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把信访接待日纳入领导值班日,确保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全年覆盖。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直接倾听群众呼声,当面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解决群众的合理要求。充分发挥镇、村、村民小组三级调处网络的作用。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对排查出来的每一宗信访案件,指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耐心细致做好矛盾双方解释和疏导工作,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对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镇主要领导亲自到现场了解情况,对群众进行疏导教育,在不激化矛盾前提下快速疏散,果断处理,做到人员不滞留、事态不失控。

二、产业升级,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5下半年,尧市镇将秉持“生态立镇、产业兴镇”的理念,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惠民产业、林下经济以及生态观光旅游,推动产业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致力于将尧市镇打造成为湘黔边境独具特色的产业强镇。

一是壮大林下中药材产业。在巩固提升现有白芨、五倍子、金银花等传统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黄精、金银花、广东紫珠等中药材种植,采取“龙头企业拉动-大户示范带动-农户自主发展”的模式创建1000亩以上标准示范种植园区2个。二是扩大水稻主导产业。采取“合作社+带头人+农户”齐抓共管的模式推广优质稻示范种植,加快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通过对接政策,引导清清合作社在尧市社区流转土地30亩,进一步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助力打造现代化育苗棚及云下尧市粮仓。三是培育竹材加工产业。目前湖南九通竹基复合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竹基竹缠绕复合管道生产基地已在大坪村完成了1000平方米土地平整用于厂房建设,下一步将继续发展竹材加工产业,给老百姓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让尧市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普惠增收。四是谋划发展粽叶种植产业。目前我镇已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到该产业具有“缺口大、产地少、产量高”特点。目前江浙市场每年需要干粽叶5万吨以上,河南、四川、广东、东北等地每年需要干粽叶达10万吨以上。新鲜粽叶七公分宽以上的能买到3-5元每斤,丰产期每亩1800-2000市斤,下一步将积极对接相关公司,拓展普惠产业发展。

三、项目攻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2025年下半年,我镇将依托“十五五”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高速高效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多方聚力招商引资,抓牢“二次创业”良机。一是生态观光项目落地生花。立足休闲娱乐观光绿色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健康、长寿”资源禀赋,积极争取尧市长寿康养项目履约落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高品位建设生态旅游综合体,积极助推硒谷嘉园民宿项目和西晃谷森林康养项目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二是释放林业碳汇潜力。通过大力推进“增绿提质”工作,加大技术投入和经济投入,常态化开展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管理、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工作,多形式多途径增强尧市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三是推动山泉水开发工作。根据“三水五色”发展战略,县委七届十次全会会议精神,2025年计划在尧市镇开展年产6万吨山泉水一体化建设项目,2025年将配合县委开展一系列前期工作,在7月实现全面完成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