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市镇2020年工作计划
我镇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2020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扎实做好主题教育,推动党建工作发展
一是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和经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一以贯之修好理论武装“终身课”, 扣紧党建工作“责任链”,做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韧劲践行初心使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推动尧市镇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二是细化基层组织建设。始终紧扣政治、自律、作风和担当,突出组织建设在党建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积分制管理,推动党建工作常态化;大力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扎实开展“五化”党支部考评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讲政治、讲规矩、讲纪律,弘扬风清气正的优良作风,不断激发基层堡垒战斗能力。三是强化党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党建工作力量,落实落细镇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加强对村书记、党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能力水平和工作质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贯穿于队伍建设始终,把好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以人民为中心,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盘活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做活土地文章,加快农村资源变资本步伐,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二是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规模适度经营,围绕“一村一品”定位,精心打造优质稻、黄桃园、葡萄园、红心猕猴桃园、中药材园等特色产业基地。运用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农产品生产、交易市场及农村电商资源,重点发展刺葡萄、红心猕猴桃、黄桃等特色农产品。三是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
三、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一是加强农村生态系统修复。落实镇村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二是落实环境保护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村美的新家园。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加强巡河力度,依法打击石料采盗、非法采砂、非法捕鱼等违法行为。三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村垃圾整治、“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措施落实。计划2020年,基本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垃圾污水、卫生厕所、村容村貌治理体系,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四、全面提升乡风文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发挥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整顿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买码赌博、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引导村民移风易俗。二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尧市镇深厚文化底蕴,实行“传承+发展+运用”的发展模式,加大对小江古村落保护力度,加强对古居、古树、古井、匾额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利用。突出农业文化和传统戏剧文化特色,深入推动尧市文化挖掘和传承。三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健全完善村规民约,重点治理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信谣传谣、非法上访、涉黑涉恶等突出问题,震慑不良风气,着力建设平安乡村。
五、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团结群众、推动发展、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构建反腐倡廉“微机制”,依法严惩群众身边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三是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机制。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强化支委会、村委会、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放管服”改革,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是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以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加强消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增强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实施驻村帮扶、结对帮扶、行业帮扶、社会帮扶,不断完善扶贫政策体系设计;按照“应享尽享”的原则,对照贫困户脱贫标准,及时全面落实教育、健康、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因病、因学、因残致贫等问题;建立与返贫类型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专项社会救助制度,把防止返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谋划;加强招商引资,创建扶贫车间,实施后续产业就业帮扶,为易地搬迁“续力”。二是加快农村水、电、网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确保农村居民用水方便、喝水放心;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所有自然村通动力电,确保农村生产生活供电足量、平稳、安全;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宽带互联网全覆盖,推进自然村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三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深入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全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加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建设,改善就医条件。 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保护及困境儿童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建设;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