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持之以恒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开展“回头看”行动,着力解决好产业帮扶实不实、利益联结紧不紧、收入增长稳不稳、脱贫成效真不真等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内因,狠抓问题整改,进一步完善产业带动帮扶机制和协议分红机制,确保脱贫对象持续稳定增收,摸清实际需求,解决好脱贫村、脱贫对象后续发展问题,掌握产业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情况和成效,提升脱贫退出成效。

二是狠下苦功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各村(社区)闲置土地进行流转,打造成片的种植基地,促进规模生产,提高种植效益,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或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做到产供销一体化,利用在外乡贤,引进龙企业,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新鲜蔬菜冷藏配送产业。

三是不遗余力推动乡村振兴。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开展全民增绿行动,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行动,全面铺开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四是不折不扣做好民生保障。推动村(社区)安全监控全覆盖,争取雪亮工程覆盖率达100%。持续拓宽就业渠道,坚持“镇外输送、镇内消化”并举。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争取全面实现应保尽保。坚持把更多的精力向民生倾注、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倾斜,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民生小事。

五是鼓足干劲推动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全镇“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务实管用的举措坚决整治和克服“好人主义”,着力整治一批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和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力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