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墟镇党委政府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省委“三高四新”、市委“三城一区”和县委“一县三地”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打造“一心一带三区”,为“打造生态宜居小镇,建设和谐美丽江口”踔厉前行。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完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机制,持续做好脱贫群众稳岗就业、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巩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16个专项行动。二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面完成耕地抛荒治理,扎实推进“非粮化”治理,坚决遏制“非农化”,继续推动乡村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三是突出抓好乡村产业振兴。持续加强产业路、村内主干道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重点抓好湖南畦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万灵山红心猕猴桃合作社等龙头企业产业形象提升工程。四是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聚力基层基础,狠抓薄弱点,完成各村资源路、产业路建设。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强力整治人居环境,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加快推进村庄亮化、净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强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切实提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二)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一是认真抓好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做好多位一体功能规划,充分满足江口墟镇作为三县七乡集散地八万余人的生活、购物、物流需求,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经济发展。二是认真抓好沿江风光带建设。该项目带上着力打造“七个一”建设。现已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沿江大道为交通局实施,投资规模600万元,临河而立,绕镇而过,全长813米,宽6.5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计划春节前完工。芙蓉连心桥作为东西部协作芙蓉区对口帮扶项目,投资规模420万元。连心桥长50米,宽10米,现已完成工程量的50%,是拉通沿江大道的关键终点,直接连通江口新建的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停车场位于江口墟镇沿江大道旁,临江而建,占地约2400平方米,规划停车位100余个,对社会车辆进行集中摆放管理,争取2023年6月底完工。红色广场位于现农贸市场,占地约4000平方米,将打造以“陈佑魁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广场,争取2023年6月底完工。入城口改造是在入城口位置进行简单改造,实现“洁化、序化、亮化、美化、文化"的“五化”目标,提升城镇形象,准备和沿江大道同步实施,争取春节前完工。

(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精心组织、科学谋划防疫工作。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强化“人物”同防,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做到“四清”,即常住人口清、境外省外流入人口清、重点人员清、重点地区返回人口清,并严格按照要求上报。二是加大就业创业力度。重点抓好监测户、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三是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隐患消除在萌芽。四是继续推进平安江口建设。依法打击黄赌毒、邪教等犯罪行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稳控,维护江口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五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压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责任,切实做好洪涝干旱防御、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擦亮江口幸福底色。

一是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基础配套投入,让公共服务更优质、民生保障更充分。二是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落实好社会救济和大病救助等各项机制措施。三是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力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残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双拥、民族宗教、统战、科技、人民武装等各项工作,凝心聚力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二是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整合优化行政资源。加强廉洁高效政府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