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以及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开启新征程”,努力建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锦和。

(一)坚持筑牢政治根基,提升党建引领新高度。一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坚持以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强根筑基。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继续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二是推进党建创新实践。注重联系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继续探索创新主题党日、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志愿服务等有效形式,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党建品牌和精品工程创建力度,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观摩、学习交流等方式,把党建创新工作推向深入,提高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围绕核心任务,服务于整体战略,寻找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交汇点和关键点。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整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通过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来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发展动能。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我镇将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引进优质品种及先进种植技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推动农产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同时,积极学习先进的农村产业管理模式,注重在产品的质量、品牌、效益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效,以“品种品质品牌”为主要战略引领,加强规划引导、村企合作和乡贤带动,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进一步培育农业根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粮食收储能力建设和全链条生产模式建设,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立足高质量发展农业目标,加快引进人才和技术,培育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农人,进行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并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推动农业持续向好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农文旅融合。调研探索本土资源,坚持以农为本,立足本地风土文化、区位优势等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创新文旅产品、项目及服务,整体谋划布局,系统打造特色产品,规避同质化恶性竞争,形成各有特色、独具一格的农文旅发展画卷。

(三)不断加强保障服务,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推动全镇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民生工作真正开展到位。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并向上提交,推动因地制宜政策的出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更快更好实现发展成果同人民共享。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范围,积极召开“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乡贤恳谈会、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多种方式,谈项目、找资源,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提供精准跟踪服务、引导资金、技术回流,助力企业落地发展,鼓励乡贤能人回乡发展,投资兴业,增添乡村振兴动力。三是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加强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健全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生活污水处理、乱搭乱建现象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力度,通过村庄绿化美化工程、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厕所革命等方式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电力、水利、网络、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要加强投入和管护,提高群众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四)多措并举多方发力,持续推进农村发展。一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要推动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也要强化政策支持。在发展经济时,我镇将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做出实际成绩,也要谋求长远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经济增长,完成好经济增长的目标,同时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持续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二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拓宽渠道加大宣传,积极引进人才并全面调研摸底各行各业的本土人才,及时完善人才引进和保留机制,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乡镇。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积极培育本土人才,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训方案,并根据培训效果及时优化完善。也要组织人才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加深思考,再以实际工作检验学习成效,真正培育属于本土的人才。三是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禀赋。紧扣锦和镇资源禀赋,着力发展冰糖橙、赤松茸、古法富硒红糖、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以柑子园村的罗裙山天梯美墅为示范的以农促旅,以旅哺农的新兴发展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实施农户增收共富工程,通过农资集采、社会化服务等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探索以锦和慈文农机合作社为突破点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