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和镇2020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产业带动,助力脱贫攻坚战

1.狠抓脱贫攻坚。继续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的“头号”政治任务来抓,全力以赴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继续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模式,完善扶贫产业园和扶贫产业带建设,巩固全镇扶贫产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发展局面。大力推进贫困户住房保障工程建设,确保贫困户居有定所。积极开展贫困户政策对接,确保每个贫困人口享受到最大的政策优惠。

2.全面提高工业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引导麻阳恒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加大技改投入,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继续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3.大力发展精致农业。依托锦洲村、楠木村及河湾村三大蔬菜基地,引导和扶持菜农抢抓政策机遇,扩大种植规模,丰富蔬菜品种。打造特色产业“一村一品”,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加大柑子园村马蜂产业养殖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加速推进三产转型。大力推进“旅游+”,拓展旅游广度与深度,加快形成多点支撑、产业融合的旅游格局。深度挖掘锦和古城、岩口山古村、罗裙山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逐步启动农事体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及时开启项目招商,适时开发旅游项目,加快锦和沿江风光带整体招商推介,全面提升旅游知名度,力争早日建成锦和古镇及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经济带。

二、坚持改革创新,释放经济发展动能

1.深化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精简办事流程。做好省、市、县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衔接落实工作,严格执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逐步制定政府权力运行监管细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推进大众创业。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加强创业培训指导,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等群体创业,鼓励外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创业。积极谋划镇域创业孵化园建设,提供低成本、便利化众创空间。

3.全力招商引资。严格遵循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十三五”镇域交通发展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功能定位,积极在食品、电商、文化、现代物流等方面招商引资,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三、坚持统筹发展,展现城乡建设魅力

1.强化城镇管理。抢抓岩拖公路、污水处理厂、芙蓉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利时机,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前期准备工作,保障施工进度,提升镇域交通环境。深入开展镇容镇貌环境卫生、违章搭建等综合整治,推进卫生死角专项整治。加强城镇文明教育,开展镇容环境卫生公益宣传,提高群众文明程度,引导群众形成懂礼仪、讲卫生、重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

2.提升农村基础。对接好扶贫政策,进一步推进贫困村道路提质改造及建设工作,力争期内实现村到村、村到组公路硬化全覆盖。抓好镇域范围内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塘维修工程及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转变,打造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加大保洁投入,完善考核机制,巩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果。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公益林管护、防汛抗旱、动物防疫、农资管理等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四、坚持惠民富民,保障群众共享成果

1.扎实推动民生工程。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认真抓好省、市、县民生工程的实施。重点实施好建设类民生工程,严格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注重工程建后管护。加强就业服务工作,确保新增就业人员500人以上。公平、公正、公开落实城乡低保评定工作,实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扎实做好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等保障类民生工程,使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2.着力繁荣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支持力度,营造重教厚教优教的浓厚氛围。继续提升计生工作服务水平,巩固计生工作成果,确保市、县先进水平不掉位。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好统一战线、拥军优属、民族宗教、劳动保障、库区移民、救灾救济、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老龄和慈善事业等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3.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全力维护镇域社会大局稳定。完善全员维稳、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开展部门联合调解,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重视初信初访,积极回应群众合理诉求。优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全面抓好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任期内不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五、坚持形象提升,提高政府施政水平

1.严格依法行政。以“七五”普法为抓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快推进依法治镇进程。进一步规范镇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大力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开展各项工作。

2.增强工作效能。对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决定的事项雷厉风行、速办速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做到领导在一线垂范,干部在一线锻炼,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深入开展评议评比活动,全面提升干部作风。着力完善客观公正、权责明晰、注重实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村级组织及村干部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确保政令畅通。

3.坚持廉洁勤政。高度重视并加强政府廉政工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严格规范村级“四议三公开”,持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坚决防止铺张浪费,确保“三公”经费开支持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