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委报〔2024〕12号                    签发人:张吉尧 

中共高村镇委员会

关于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的

报   告

县委: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村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县委“一县三地”战略、“三水五色”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七镇一中心”发展路径,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赶超、阔步奋进,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稳定健康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较好成效。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1. 抓好动态监测,筑牢帮扶之基。防返贫监测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今年9月13日,我镇已全面完成18929户的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任务,共排查出有风险户204户,其中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203户,拟新增栗坪村谭永长监测户1户,目前新增程序正在进行中。我们对所有监测户实行动态管理,并全部安排帮扶人,要求帮扶人每月进行一次实地走访,确保走访有目标、帮扶有成效。此外,镇乡村振兴工作站成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小组,按季度分析研判脱贫户、监测户、重点户的收入和刚性支出等综合问题,对有返贫风险的户及时采取政策性、开放性等帮扶措施进行干预,牢牢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条红线。

2. 抓好乡村治理,筑牢和美之基。一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基础设施、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村生活品质。二是全面开展“党建 + 群建”乡村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三是全力推进厕改及整改回头看工作。对农村问题厕所“清零攻坚行动”回头看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镇村两级工作专班,目前改厕回头看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全面推进2024年厕改工作,任务数150个,已完成100个,20个正在施工中。

3. 抓好社会保障,筑牢民生之基。一是充分抓好就业保民生工作。今年我镇设立和开发扶贫特岗181人,其中生态护林员72人,保洁员109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人数为2724人,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全力抓好“三保障”工作。今年我镇实施危房改造新建1户,已完工;脱贫户和监测户医保缴纳、慢病签约实现全覆盖;2024年申报义务教育春季补助1087人次39.09万元,学前教育春季补助174人8.7万元,高中教育助学金春季187人25.85万元,雨露计划春季226人次34.65万元,资金发放均已到位。三是落实低收入人群保障工作。2024年第一批申报外出务工交通补贴1422人,53.73万元,第二批收集申报外出务工交通补贴500余人,待县里下通知再上报,切实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我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村(社区)、辖区各企业、镇机关干部、驻村干部等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奖惩,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二是采取综合措施,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三是突出行业特点,深化安全生产整治活动,针对不同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四是按照省、市、县文件、会议精神,全面完善我镇应急监督管理相关制度、文书及软硬件资料,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五是坚决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坚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绝不放松,对安全隐患重拳出击,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 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高村镇应急预案》,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40支,储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同时,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防汛等应急救援演练80次,参演人员达900人次,通过演练,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广大群众的应急逃生能力,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高村镇人民政府按季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研判会议,分析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安全知识答题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累计悬挂横幅50条,张贴标语60处,发放宣传资料12000份,举办安全知识网络答题1场,受教育群众达20000人次,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4.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是要求各村(社区)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把源头治理作为信访工作重中之重,结合“三源”共治,加强“访源”治理,深入细致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摸排重点矛盾纠纷,梳理分类,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坚持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和下访机制。进一步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机制和制度,做到每天有党政领导坐班接访,畅通信访渠道,确保群众的诉求能得到妥善处理,推动问题解决。三是开展信访积案专项化解工作。对信访存量进行梳理,对信访积案通过领导包案、分级管理、分类施策,促进信访积案的化解和重点人员的稳定,并进一步细化包案化解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攻坚化解。今年以来,共梳理重点信访件132起,通过分级管理,其中红色等级16件,黄色等级57件,蓝色等级59件,逐案落实稳控化解措施,最大限度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上行,减少重复越级信访行为。

(三)基层治理不断强化

基层治理是全镇发展的基石,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和决策。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同时,加强村务公开,定期公布村务收支、项目建设等情况,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举办各类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通过建立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依法调解各类民事纠纷,维护农村社会法治秩序。

(四)群腐工作常抓不懈

高村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

1.深入排查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围绕“四个聚焦”和“2+5+2+1”整治重点项目,组织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对相关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自纠,截至目前共建立重点问题清单17个,其中涉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个、养老社保领域问题11个、民生痛点难点问题5个。将集中整治与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等方面的协同监督,全面查找存在问题、制度漏洞、廉政风险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平时工作中易出事问题等进行再排查,深挖问题根源,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对账销号,千方百计做好整改落实。

2.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取得实效。班子成员主动收集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做到有反映必须有结果,切实解决好反复发生、屡改屡犯的顽瘴痼疾。开展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全面清查,发现服刑人员领取低保资金2起,追回资金19440元。起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整改山塘水库、园艺场租赁合同6份。倒查近3年以来村(社区)冬春荒资金发放情况,特别关注村支两委干部亲属领取冬春荒资金的情况,并由镇纪委组织调查核实。对疑似冒领惠农补贴人员进行核查,尤其是对死亡人员领取耕地地力补贴的情况进行查证。持续强化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通过逐章逐条学习、讲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督促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明方向立规矩,在党员干部思想深处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意识,自觉做到远离“红线”“高压线”,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严格执纪问责,形成有力震慑。对排查出的问题线索,坚持快查快办,严肃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收集问题线索10条,立案13件,其中2件立案审查中,1件立案调查中,给予严重警告处分1人、警告处分8人,批评教育4人。针对集中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查找制度漏洞,建立健全了《高村镇富田坳村爱心协会章程》《村(社区)集体经济管理办法(试行)》,取消《村(社区)县长热线考核机制》《村(社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指标任务》,研究制定《高村镇干部职工管理制度(初稿)》《高村镇村(社区)干部管理制度(初稿)》,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县重点项目高效推进。一是中国供销冷链物流园项目征拆工作有序推进。作为项目攻坚组成单位,书记、镇长分别带队进驻大塘、龙池两村直面矛盾,深入群众。目前,大塘村征拆任务全面完成,龙池村征拆任务处于攻坚扫尾阶段,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按计划实施。二是县职业中学改扩建项目的征拆任务基本完成,剩余3户钉子户分别取得突破性进展。滕云保户已拆除,谢景忠户已签协议,近日实施拆除,谢开杰户已能入户进行实物登记,目前处于依法走程序阶段。

(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富田坳村“羊肚坡花溪谷”农业休闲观光民俗康养乡村旅游是高村镇乡村振兴确定的重点项目之一,近三年来,我镇借力打力,乘势而上,工作专班与省工作队一起从规划一张图,一年一个样,围绕三年基本成型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现取得突出的社会效应,仅今年映山红花开时期,老百姓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拉升,如卖红辣椒高达每人每天4000余元,卖葱高达每人每天1600余元,卖野生茶泡高达每担600余元。同时,仅仅8天,村里收获卫生费近6万元,解决农民务工20余人,目前正在申报“AAA”级乡村旅游景区。

(三)重点民生保障取得实效。通灵溪村六组自然灾害搬迁安置点已完成征地补偿工作,目前已委托县锦发集团施工建设。全力配合处遗安置工作,为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排忧解难。目前,御龙湾安置地块已完成,车头村处遗安置征地进展顺利,学里、通溪村处遗安置地正在加紧推进。

(四)社会治理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车头、大力林、大塘3个村改居工作,已完成前期所有基础性工作,按照县决定市报备工作要求,只需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到市主管部门报备即可。但由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争议,一直没能上会。二是社区办公场所的提质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已通过该议题。三是物业管理探索新路子,围绕城区大物业正在谋划洽谈,通过引进大公司实行分类管理,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五)底线工作抓实抓细。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灾、耕地保护、生态环保等底线工作领域,通过抓日常,日常抓,抓书记,书记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无事故,无伤亡,无违法,2024年1月荣获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24年5月荣获全市反恐怖工作成绩突出基层单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打造具有高村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关注,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脱贫群众不返贫、边缘群众不致贫。

(三)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对村党组织班子的考核管理,确保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

(四)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聚焦民生领域,继续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对教育、医疗、社保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进行持续监督检查,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