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县重点项目高效推进。一是中国供销冷链物流园项目征拆工作有序推进。作为项目攻坚组成单位,书记、镇长分别带队进驻大塘、龙池两村直面矛盾,深入群众。目前,大塘村征拆任务全面完成,龙池村征拆任务处于攻坚扫尾阶段,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按计划实施。二是县职业中学改扩建项目的征拆任务基本完成,剩余3户钉子户分别取得突破性进展。滕云保户已拆除,谢景忠户已签协议,近日实施拆除,谢开杰户已能入户进行实物登记,目前处于依法走程序阶段。

(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富田坳村“羊肚坡花溪谷”农业休闲观光民俗康养乡村旅游是高村镇乡村振兴确定的重点项目之一,近三年来,我镇借力打力,乘势而上,工作专班与省工作队一起从规划一张图,一年一个样,围绕三年基本成型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现取得突出的社会效应,仅今年映山红花开时期,老百姓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拉升,如卖红辣椒高达每人每天4000余元,卖葱高达每人每天1600余元,卖野生茶泡高达每担600余元。同时,仅仅8天,村里收获卫生费近6万元,解决农民务工20余人,目前正在申报“AAA”级乡村旅游景区。

(三)重点民生保障取得实效。通灵溪村六组自然灾害搬迁安置点已完成征地补偿工作,目前已委托县锦发集团施工建设。全力配合处遗安置工作,为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排忧解难。目前,御龙湾安置地块已完成,车头村处遗安置征地进展顺利,学里、通溪村处遗安置地正在加紧推进。

(四)社会治理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车头、大力林、大塘3个村改居工作,已完成前期所有基础性工作,按照县决定市报备工作要求,只需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到市主管部门报备即可。但由于社会稳定风险估评的争议,一直没能上会。二是社区办公场所的提质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已通过该议题。三是物业管理探索新路子,围绕城区大物业正在谋划洽谈,通过引进大公司实行分类管理,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五)底线工作抓实抓细。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灾、耕地保护、生态环保等底线工作领域,通过抓日常,日常抓,抓书记,书记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无事故,无伤亡,无违法。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落实落细 “三长制”,推动党员干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627件。强化后备人选储备,新增入党积极分子30人、发展对象24人。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在完成1个市级、3个县级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好市农业农村局帮扶点竿子溪村提升工作。村级服务平台不断完善,8个社区办公场所提质改造有序推进,严格落实“4+5+3”挂牌要求。二是赋能减负取得实效。坚持为小马赋能,为基层减负,取消村干部“坐班制”,精文减会约20%,清理、合并各类微信群31个,全面叫停政务App下载摊派和打卡积分,可持续的激励关怀基层干部,为基层松绑。三是执纪监督精准有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分领域组成工作专班积极开展线索排查,对涉及群腐方面的4名村(社区)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对违纪严重的5名社区干部进行了立案审查,并建立了线索台账。

(二)乡村振兴持续巩固。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田长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治理抛荒120亩。全力抓实粮食生产,2.95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已分解到32个村(社区)。二是防范返贫监测有力。坚持动态排查、高效研判、有效帮扶、严守底线原则,上半年全镇新纳监测户4户8人,风险消除5户16人。在县乡村振兴第一轮和第二轮督查中没有发现疑似应纳未纳问题,站所联动、村级初核、镇级复审、数据闭环的风险户监测模式得到了督导组的充分肯定。三是环境面貌持续巩固。紧扣国家卫生县、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持续开展G354、G209绕城线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富田坳村省级“美丽乡村”和龙池村、洲上村市级“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成果持续巩固。

(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项目征地稳步推进。紧紧围绕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主动搞好服务保障,积极开展征地供地。二是产业项目稳步推进。橙香园高标准柑桔示范园建设,已完成周边土地测绘500余亩,签订土地流转协议380余亩。洲上蔬菜基地已完成建设100亩,土地流转200亩,并着力在销售渠道上打通国际陆港通道,与蓝凤凰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预计6月6日,将打包装运蔬菜发往香港。袁郊村100亩青风藤中药基地已初步建成。

(四)防汛备汛精准部署。一是预案演练全面完成。对镇村两级防汛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备齐备足了相关的防汛应急物资,镇本级和39个村(社区)防汛应急演练工作已全面完成,进一步提升了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塘库备汛准备充分。进一步落实落细山塘水库安全度汛的“四个责任人”,强化日常巡查,及时调度清库。小农水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团结水库大坝除险加固维修,完成3个骨干山塘和13个一般山塘清淤工作;地灾点管理规范。强化地质灾害点汛前隐患排查,对相关警示牌及时进行了补漏和更新,并对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进行了摸底培训。通灵溪地质灾害点搬迁安置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

(五)信访维稳总体可控。一是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全镇在册信访人共计152人,其中红色等级22人,黄色等级67人,蓝色等级63人,并按照分级管理要求,严格落实“五包一”责任制。同时,完成了红色等级人员“四张图”画像,信访化解工作基础不断夯实。二是调解机制更加科学。明确了村(社区)信访问题排查责任,建立健全村(社区)初信初访调解机制,严格落实“33”快办落实机制、“3221”调处机制,确保信访增量为0。三是积案化解有所突破。联镇县领导、包案县领导积极调度和督办。目前,滕久富、滕建解、宋刚英、向喜秀、刘一长、宋丹英、宗良英等7件信访件已办结,张聪英、滕召礼、陈三妹、滕树洪、宗雨兰、匡沙沙(王学军)等6件正在有序化解中。

(六)龙舟赛事筹备有序。一是赛场准备有序进行。根据漫水赛场的现状,围栏等相关安全防护、保障服务、赛道清理等工作正在有序施工。二是运动员逐步确定。高村、兰村、岩门等3个乡镇19支龙舟队运动员的人脸及信息比对工作已完成85%的工作量,运动员保险、体检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运动员声明书已全部签订到位。三赛前训练管理规范。乡镇与各龙舟队分别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状,落实了点对点龙舟包保领导,赛前4个训练点明确了具体的责任领导。同时,强化了训练点日常安全管理,每个点配备了一艘冲锋舟,安排专人负责跟踪巡逻,督导各船运动员严格落实相关安全防护措施。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信访工作合力不够紧。信访矛盾化解责任单位和信访人属地稳控单位之间责任不够明晰,化解责任单位力度不够,有些信访问题多年得不到解决,同时,违法信访得不到有力打击。造成属地稳控压力非常大。

(二)人员年龄结构不平衡。我镇目前共有156名在编人员,其中35岁以下仅20人,35岁至50岁83人,50岁以上多达53人,人员老龄化严重,结构不平衡。加上,事业管理岗位职级并行政策落实不及时,部分干部职工工作热情有所减退。

(三)预算经费安排难保障。预算安排的经费保障不到位,造成我镇运行非常艰难。比如,人居环境整治经费2022年、2023年,应拨我镇本级208万元,实际到位仅74万元,还欠134万元。当前,我镇已欠付垃圾清运经费8个月无法支付,压力非常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基层赋能减负,为经济社会发展聚能。

(二)切实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大信访案件的化解力度,确保信访工作可控。着力构建党员主联、群众互助、党群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倡导以“实”求“效”、以“实”检“效”、以“实”促“效”之风,聚焦我镇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管理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扎实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高村镇产业发展实际,高标准抓好示范园建设。加大“和美乡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力度,积极打造沿锦江河示范带,巩固富田坳、龙池、洲上村“和美乡村”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