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高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村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抓好法治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筑牢依法履职、担当作为的思想根基。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实行“党建+网格”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构建“领导班子+驻村(社区)干部+村(社区)”三级包保抓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推动民主法治示范镇村创建与重点项目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二是抓实理论学习。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政领导班子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方式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6次,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指示批示不折不扣落地见效;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反有组织犯罪法》等,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法治思想和依法行政能力。领导干部学法考试参考率为100%、及格率100%。三是强化考核研究。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列好年度工作计划,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并对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

(二)坚持服务大局,提升依法履职、担当作为的深厚成色。一是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凡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均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落实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等各项法定程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二是完善制度。针对我镇重点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等特点,镇本级聘请专业法律顾问,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提高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同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管理、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自觉接受司法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运行在阳光的轨道上。三是深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建好建强“便民服务”平台,完善综合受理审批服务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多跑路、办事难”顽疾;整合组建“综合执法队伍”,着力解决执法难题,结合城市管理、市场监督和应急管理等各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整合我镇执法力量和资源。全镇持有执法证的执法人员7人,今年4人通过执法考试,即将发证。

(三)坚持人民至上,涵养依法履职、担当作为的宗旨情怀。一是加强普法宣传。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开展警示宣传教育,做到执法与普法并济,通过“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张贴标语500张,悬挂横幅60幅。二是加强阵地建设。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室、诉源治理工作站等,健全社区矫正对象一人一档,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和谈心谈话活动。镇本级积极开展综治中心改造,压实网格责任,不断完善功能设置,为基层社会治理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加强平安建设。一体推进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落实信访工作包案责任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党政领导在工作日轮流接访,累计接访1000余人次、解决问题520个;各村(社区)全面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并签订息访承诺书,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全国两会,两会,两会、全球湘商大会等特护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镇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上级要求群众期盼相比,我们清醒认识到法治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法治观念依然有待提高。少数干部人员自学法律知识意识不强,存在学法实用主义思想,法治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还不能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工作要求,推动信访法治化还有待提升。二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法治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法治建设基层基础还较薄弱,特别是镇村两级法治人才队伍培养有待加强。三是群众法治意识有待提升。人人学法、人人遵法、人人守法、人人用法的社会意识还没有全面形成,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一体推进法治高村、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贯通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深入实践,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民主决策和依法办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实现依法依规管人、管钱、管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创新形式开展法律宣传,做好法治典型案例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在全镇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