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隆家堡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

 

2019年,我乡将严格按照省、市、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我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水平。我们将继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全域无垃圾治理、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高位谋划、精心部署,强化责任、扎实推进,促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走向制度化、常态化。

 

一、进一步强化宣传动员。在全乡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整治”和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进行再部署、再宣传、再发动、再组织,集中力量、限定时间,广泛深入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创建全乡无垃圾、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全面小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设立专题专栏,借助宣传公示栏、村社大喇叭、广播、电视、微信等媒介,深层次、多角度宣传,充分发挥村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主体作用,带领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继续实施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排查乡村陈年垃圾堆弃情况,集中力量,限定时间,重点清理各村连接处,废弃院落、场站和路边、河边、坑塘沟渠等地方堆弃的垃圾。防止城市向农村转移垃圾,防止在村庄周边新增垃圾堆放点,全乡、各村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结合垃圾产生量及分布状况,建立完善乡村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因地制宜选择收集和转运方式,确立高效的垃圾收运管理体系;乡村合理安排和配置垃圾箱(桶)、斗(池)、中转站、转运车等收集转运系统;各村建立“一户一桶、一社一斗(池)、一乡一站(场)”垃圾收运体系。依托示范村,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减量激励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探索推行以农户自行分类为主、村专业队伍分类收集为辅,集中回收、就地减量、统一转运等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有效减少进入处理末端的垃圾量。

 

三、加大农村住房安全动态巡查。做好危房改造政策、住房安全标准、房屋认定、贫困退出等方面的政策宣传,消除群众将“安全住房”等同于“新建住房”,解释好“四类重点对象”和一般农户的概念,处理好房屋动态变化和贫困退出的关系,严格“普惠政策”和“精准解决”,按照住房等级要求,差别化落实管控措施,确保政策到位。密切关注农村房屋质量风险变化,加大农村住房安全巡查和动态管理力度,会同各村和扶贫、民政等部门全力做好因发生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和部分原长期外出务工现返乡等原因可能出现的新增危房情况,对新增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户,及时告知,靠实安全责任,适时根据房屋安全等级,组织开展修缮加固或重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推动乡村污水管网向全乡延伸覆盖。按照乡村统筹的原则,对靠近集镇周边的村庄,要纳入乡村污水处理系统,以乡带村提升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2019年底,将隆家堡村、步云坪村、房家庄村、木架洲生活污水接入乡村污水管网;建成一座污水处理站,配套敷设污水管道,完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底,将黄溪村、三角坳村、塘头山村、勾坳村、程禾溪村生活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建成2座污水处理站,配套敷设污水管道,完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

 

五、全面完成乡村建设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按照《麻阳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精神,全力推动乡村建设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与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到2019年实现乡村建设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

 

 

隆家堡乡人民政府

201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