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隆家堡乡委员会隆家堡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隆家堡乡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一乡一策”工作方案》的通知
隆委发〔2020〕18号
中共隆家堡乡委员会
隆家堡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隆家堡乡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一乡一策”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乡属各单位:
现将《隆家堡乡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一乡一策”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工作,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隆家堡乡委员会
隆家堡乡人民政府
2020年7月20日
隆家堡乡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防控
“一乡一策”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县域警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一乡一策一方案”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本辖区内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化解工作,有效维护乡域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风险防控方面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基调,坚持把增强忧患意识和坚定必胜信念统一起来,把系统防范与重点防范结合起来,把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贯通起来,突出问题导向,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扎实有效做好防范化解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以实现“五个不发生”为目标,确保乡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化危机,这是做好风险治理工作的根本保障。各村(社区)党组织要坚决扛起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防控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乡党政主要领导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亲自研究部署,扎实有效推动风险隐患排查和防范化解工作。
2.坚持责任到人原则。对梳理数来的风险点,逐一制定防范化解措施,逐一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逐一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责任时限,建立工作台账,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做到“狠抓落实不折不扣、风险化解一个不漏”。
3.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坚持“宜早不宜晚、宜小不宜大、宜散不宜聚、宜分不宜合”原则,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通过民主协商、调解和解、诉讼(仲裁)、行政裁决等多种渠道进行分类化解,协同作战,综合施策。
4.坚持标本兼治原则。既要重视治标,更重视治本,在风险治理方面,要求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既要牢固树立及时就地化解风险隐患的理念,又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
5.坚持底线思维原则。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风险隐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既解决合法合理诉求,又坚守政策法律底线,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三、组织领导
组 长:乡党委书记付海兵
常务副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再忠
副 组 长:乡党委副书记张明利
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滕静
乡党委委员、政协联工委主任骆进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滕平华
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张小明
乡党委委员郑云霞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向宇澎
副乡长李景奎
副乡长滕树德
正科级干部唐刚
乡派出所所长张晓刚
乡司法所所长邓克文
成 员:张吉信、姚娜、高忆欣、郑孟武、陈林、黄小红、杨荣鑫、张代远、滕志鸿、龙志程、欧定坤、黄云、张军明、张懿、陈功华、陈发强、张吉勇、曾宏、颜学林、陈华春、胡华、田先有、王连成、陈国庆、陈际水、周尚桥、骆宏皇、颜昌健、张林、胡国席、陈宇、刘定份、李叶英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张小明任主任,乡综治办主任张代远任副主任,负责乡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防控日常工作。
四、党政领导联系各村(社区)分工安排
(隆家堡乡辖9个村)
村(社区)名 |
联点包片领导 |
村(社区)名 |
联点包片领导 |
隆家堡村 |
郑云霞 |
步云坪村 |
骆 进 |
程禾溪村 |
张明利 |
勾坳村 |
滕平华 |
黄溪村 |
滕树德 |
木架洲村 |
向宇澎 |
房家庄村 |
唐 刚 |
三角坳村 |
张小明 |
塘头山村 |
李景奎 |
|
|
五、重点风险及责任单位
隆家堡乡属于一类风险等级乡镇,其辖9个村,其中一类风险等级村共2个,分别是隆家堡村、步云坪村;二类风险等级村5个,分别是程禾溪村、木架洲村、房家庄村、黄溪村、塘头山村;三类风险等级村2个,勾坳村、三角坳村。
(一)政治安全风险。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坏的客观状态。目前,风险较为突出的是:房家庄村有一般关注人员1名,三角坳村有一般关注人员1名。(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二)涉恐涉暴风险。涉恐涉暴行为是指个人或集团运用恐吓、威胁直至采取暴力等方式打击特定的目标,或在社会上引起普遍的恐慌、实现其某种报复动机的行为。目前,乡辖区暂无此类风险。(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三)群体性事件风险。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目前,风险较为突出的是:涉军重点人员5名,其中,人员分布较密集的城乡村(社区)为隆家堡村涉军重点人员2名,步云坪村涉军重点人员2名;赴省进京访21人,其中人员分布较密集的城乡村(社区)为步云坪村赴省进京访7人。(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四)网络安全和涉稳舆情风险。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为网络安全案事件、涉稳网络舆情等。目前,乡辖区暂无此类风险。(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五)矛盾纠纷排查风险。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矛盾纠纷排查数、矛盾纠纷化解率等。目前,风险较为突出的是:矛盾纠纷排查数排查192起,其中矛盾排查数较多的村为步云坪村排查32起,黄溪村排查25起;矛盾纠纷化解率95%。(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六)个人极端风险。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刑满释放人员肇事肇祸人员吸毒高危人员、重点人等。目前,风险较为突出的是:刑满释放人员30名,其中人员分布较密集的城乡村为步云坪村刑满释放人员6名,隆家堡村刑满释放人员5名,程禾溪村刑满释放人员5名,塘头山村刑满释放人员5名;肇事肇祸精神病障碍患者10人(二级管控10人),其中步云坪村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较多,共有4人(二级管控4人)。(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七)刑事犯罪风险。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接处警数、刑事立案、涉黑涉恶案件、涉黑涉恶线索、举报涉黑涉恶人员等。目前,风险较为突出的是:接处警60起,其中接处警数较多的城乡村是步云坪村接处警15起,隆家堡村接处警10起;刑事案件立案2起,其中刑事立案数较多的为木架洲立案1起,房家庄村立案1起。(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八)毒品违法犯罪风险。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毒品滥用、外流贩毒。目前,风险较为突出的是:户籍吸毒人员18名,其中人员分布较密集的城乡村(社区)为步云坪村户籍吸毒人员4名,程禾溪村户籍吸毒人员4名。(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九)公共安全风险。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事故百公里死亡率、道路安全隐患、农用车载客和摩托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较大以上交通事故、民爆物品生产使用、重点场所等。目前,风险较为突出的是:未整改道路隐患点段6处,其中未整改道路隐患点段数较多为隆家堡村,共有2处,木架洲村2处;重点场所6个,全部分布在隆家堡村。(责任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六、实施步骤
1.排查部署(2020年6月)。围绕重点人员、重点场所、敏感节点等,深入开展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建立台账,动态管理,逐一落实防范、化解、稳控责任和措施,形成《隆家堡乡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隐患化解任务清单》,每月按要求上报化解进度。
2.集中化解(2020年7月-12月)。按照“边排查、边化解、边巩固”的原则,全力做好风险隐患化解工作,着力从根本上、源头上化解一批风险隐患。7月,化解率达50%;8月化解率达60%;9月,化解率达70%;10月,化解率达80%;11月,化解率达90%;12月,化解率达100%。
3.巩固提升(2021年1月-2月)。一方面健全完善风险摸排机制,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摸排,动态监测预警辖区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健全完善风险管控化解长效机制,按照“管行业必管风险防控、管安全生产必管风险防控”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并实体运行,巩固隐患排查化解成效。
七、化解措施
1.领导包保化解。针对重点人员,实行“五包一”责任制度,针对个人制定稳控方案,明确责任人员。
2.一对一化解。针对重点问题,实行“一问一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化解措施精准、有效。
3.问责式化解。不定期督导各村的维稳工作,适时开展突出涉稳问题专题专案督查,及时发现工作短板,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对好的经验做法提炼推广,对工作不实不力的村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4.长效机制。健全完善风险摸排机制和风险管控化解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摸排,动态监测预警辖区风险隐患。
八、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一岗双责”,党组织书记是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承担分管职责范围内的责任。各村支部、村委要认真履行本辖区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主体责任,统筹谋划部署推进重点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2.强化信息报送。全面掌握重点人员基础信息,加强对 QQ、微信等网络平台管控,全面搜集掌握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行动性情报信息,第一时间推送报告、第一时间落地核查处置。同时,加强各村、部门之间的维稳情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情报线索交流共享、合成研判、联合预警、协同处置的能力。
3.强化督查问责。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把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成效作为村和领导干部目标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因防范稳控不力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相关人员,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