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打响了新年伊始的“疫情阻击战”,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食品安全、行业内扫黑除恶、提升药品监管”为工作重点,努力营造优质服务的发展环境,宽进严管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创先争优的内部环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亮点。

(一)突出重点、善做加法,坚决守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三大安全

按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落实“四个最严”,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统筹做好防风险总体要求,持续加强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隐患风险排查治理。

1.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在针对辖区内的所有食品行业、餐饮行业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后,推行信用等级和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风险动态监管,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合理确定监管频次,规范开展监督检查。一是根据市局的工作要求制定本级食品行业相关文件,督促落实《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起草了《2020年全县食品安全“护老”行动暨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实施方案》《麻阳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食品生产经营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以农贸市场、集贸市场为重点,健全经营者资质备,协同第三抽检机构,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肉类等进行快速检测,努力形成“从市场到餐桌”全程监管链条;二是强化引导食品安全生产,全面推行经营者主体自查管理制度,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严格质量自管自控,现自查率达80%;三是规范食品销售行为,强化流通环节监管,持续规范食品流通企业经营行为,确保食品流通环节全过程可追溯。以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预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组织开展了冷藏冷冻食品、疫情防控期间猪肉及其产品、校园及周边“辣条”及儿童食品、“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和“护老”专项行动等各类专项整治10余次,排查并销毁问题食品共计3200公斤;四是全面开展餐饮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整治卫生状况、过期食材、是否食用野生动物为突破口,采取食品信用分类、量化分级、外置化管理等措施,加大对酒店、餐厅、饮食摊点等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推行“明厨亮灶”,同时持续加强高风险餐饮服务管控力度,深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全面推行安全检查员制度,全县学校食堂配备了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组织辖区所有学校、幼儿园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约谈培训,联合教育、城管等部门组织开展了春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中小学校43所、幼儿园52所及校园周边食品小经营店102家,清理校园周边食品小摊点26个,净化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60份,立案查处6起,罚没款人民币共计21.2万元。

2.强化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检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设备及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情况为重点检查内容,常态化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目前累计检查锅炉7台、起重机械35台、压力容器23台、场内机动车辆4辆、气瓶充装单位2家、电梯36余部,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17份,查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特种设备5台,指出并要求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2起,立案2起,罚没款9万元。对隐患整改工作及时跟进复查,确保做到闭环管理。

3.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监管。开展执业药师在岗履职、执业人员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中药材中药饮片、农村小型医疗机构过期药品清查、违法违规经营使用医疗器械等各类专项整治8次。出动执法人员860人次,累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540家,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181家,责令整改28家,立案6起,罚款金额12.156万元。

(二)以帮促复工复产为目标,勤做乘法,全力打造优良服务平台

1.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商事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简化登记注册审批流程,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一是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加强与公安、人社、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升级优化“湖南省企业开办并行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推动企业开办各环节“一网通办”,提升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件事”和设立登记全程网上办件比例,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企业设立登记时间进一步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二是深入推进市场行政许可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三是持续提升许可审批及政务服务事项的便利化水平,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四是加大实行告知承诺制度改革力度。对能够便利市场主体和群众、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经营许可条件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五是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容缺受理。截至目前,今年新增企业17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3户,个体工商户1035户。

2.积极做好企业年度报告工作。我局将此项工作作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多渠道,多方式,认真实施。截止到目前,全县应年报内资企业1793户,已报1653户,年报率92.14%;应年报农民专业合作社600户,已报576户,年报率96%,应年报个体工商户11811户,已报3405户,年报率28.83%。

(三)聚焦民生工程,敢做除法,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1.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能。登记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  件,答复县长热线124件,办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同时以社会宣传为重点,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等重点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0余次,设置宣传栏50多个,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科普知识、消费警示等50余条,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

2.大力实施“计量惠民”工程。积极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维护市场在用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计量环境。共检查并免费检定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300台(件),其中18个集贸市场180余(台件),各商场、超市、药店、等120台(件),制作检查记录20份,发出整改意见15条,设置公平秤18台。

3.做好产品质量监控工作。组织开展了节日市场、农资市场、计量器具、消防器材、交通问题顽瘴痼疾、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等专项检查10余次。查处机动车辆销售企业25家,查处机动车辆1500余辆,对县内销售的钢材、水泥、农资进行抽样送检14批次,抽取电线电缆产品7个样品送检,立案查处4家机动车销售企业,2家钢材产品售卖点,违法车辆10辆,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7件,罚款13.222万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稳步推进,“麻阳黄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已上报至省局等待审核,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领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检查企业10家,检查超市、药房16家,涉嫌假冒商标问题2起,违规标识标注专利号3起。

4.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针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传销、非法集资、农资市场、蔬菜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增加监督检查频次,深入排查“市霸、行霸”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维护了合法经营者权益,确保市场经营秩序公正。

(四)筑牢市场监督堡垒,勇做减法,打赢疫情阻击战

1.下好防控“先手棋”。局党组先后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设置防疫用品监管、市场监管、价格执法、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等7个应急工作小组,制定了相关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主要领导每天一调度,及时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突出工作成效。

2.党员带头“跟我上”。全局66名党员,践行使命主动请战,走街道、进市场,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先后在城北农贸市场、城南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张贴《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关于暂停全市活禽交易和宰杀的通告》,给经营户发放《怀化市关于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十条禁令》《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价格行为提醒告诫函》《关于暂停城区大中型餐饮营业的命令》及《关于暂时关停部分经营场所的命令》宣传单,对有电子屏的门面经营户,组织滚动播出十条禁令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督促各大商场超市设置用于收集废弃口罩的专用容器,并标注“废旧口罩专用”标识,营造了共同抗“疫”良好氛围。

3.织牢“监督网”。根据县内的社区划分市场监管工作责任区域,成立社区市场监督工作组,每个组5名工作人员,一名副职领导带队,出动执法人员约6520人/次,检查超市、餐饮以及野生动物、活禽交易市场等3815家/次,发现问题30起,整改问题25起,督促城南城北市场清洗、消毒164次;检查市场主体价格情况316户/次,其中检查医疗器械、药品、消毒杀菌用品主体数210户/次,发现问题105起,整改问题80起;检查特种设备主体质量安全情况228个/次,发现整改问题3个,12135投诉中心受理关于口罩的消费者投诉53起,处置50起,立案查处涉嫌哄抬口罩价格的行为7起,立案查处白板肉案件1起,没收猪肉50余公斤,已做无害化焚烧处理。没收鸡、鹅20余只,均已做无害化焚烧处理。目前,麻阳苗族自治县疫情期间市场平稳有序,物资供应充足,物价总体平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困难和问题

回顾今年来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也很严峻。一是监管形势严峻,监管对象多,监管任务重,靠现有的监管力量要做到精细化管理比较困难;投诉举报多,处置难度大;小食品小餐饮行业杂,设施简陋,从业人员普遍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够,规范监管难。二是专业监管力量薄弱,全局工作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平均年龄多处于40岁左右,难以适应高强度巡查监管工作;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监管方面还面临监管任务重、专业人员少、整体素质跟不上监管工作需要等突出问题。一些行业的监管专业性很强,我局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急需引进、招录专业对口的年轻干部。三是干部素质面临挑战,市场监管成效有限。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执法跨度大、难度高、专业性强的新形势对市场监管执法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挑战,基层监管人员缺乏特种设备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专业知识,本领恐慌问题突出。

三、下半年的工作目标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在提高执法效能、服务质量和规范管理上下功夫,扎实做好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市场监管卫士的重任,确保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理清监管边界,明确工作职责,合理划分监管事权,合理配备监管力量,科学划分监管网格,全面落实日常监管责任,有效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二是进一步创新监管理念,建立和实践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智慧模式,健全日常监管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整合后“全覆盖”、“无缝隙”、“零死角”监管。

三是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为抓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好知识产权摸底调查、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知识产权(农产品品牌)保护创建三项重点工作,严厉查处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督查督办一批大案要案。

五是完善基层监管机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市场监管铁军。在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上狠下功夫。积极用好“互联网+”手段,引导基层监管干部利用网络学习方式参与基层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等网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