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要求,紧扣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强监管,重安全,创机制,抓作风,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科学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2019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服务发展主脉,立足职能主动作为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最多跑一次”“电

子营业执照”等改革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一是全面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对列入清单内的事项,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一家办理”模式,做到了“一站服务”。二是实行“局所联动”、“同城通办”登记模式。实施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同城通办”登记模式,逐步实现登记管辖权限的市场主体商事登记业务在区域范围内跨所通办,严格履行回访制度。三是简化行政审批流程,落实注销登记制度。实行窗口受理人员审批负责制,减少内审环节,全面推行“直接审核”制,实现即来即办、当场办结,目前,共办理简易注销登记32个。四是实行“互联网+服务”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行“双轨制”登记模式,积极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截至目前,共办理全程电子化91个。  

(二)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着力提升全县市场监管部门政府服务效能,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登记已成立的企业数:2341家(其中内资企业1695家,注册资本共计1393172.16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594家,注册资本共计199587.753万元)。

(三)扎实推进2018年度年报工作。我县1477户内资企业年报率为95..26%;全县54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为95.06%;全县10062户个体工商户年报率为95.97%。在全市年报率排名靠前。

(四)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产品标准水平。 对于县域内的生产加工工业企业,做到100%有标可依,有标可查,并将企业产品执行标准在“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公示,今年新增26个企业产品执行标准在平台上公示。建南机器厂有限公司参与了多份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定,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今年已积极申报“怀化市市长质量奖”,产品已销售到国际上的多个国家,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二、坚持保障安全主责,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联合县人民检察院、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春秋两季的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共出动检查人员30人次,检查学校43所,幼儿园52所,周边食品店71家,批发店7家,同时,建议各学校(幼儿园)加强对校园食品的管理,严禁“三高”食品及廉价的“五毛”食品销售。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集中检查,发现我县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如索证索票不全、出厂检验流于形式、标示标签不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的企业,执法人员现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6份,行政处罚2家,罚没人民币共计6000元。落实食品安全抽检,截至目前,已完成743批次的抽检任务,其中农产品已抽检452批次,不合格14批次,预包装食品抽检291批次,不合格2批次。规范网络订餐食品经营行为,约谈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明确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巡查,督促入网餐饮单位加强行业自律,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二)强化药械化安全监管。一是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日常监管,强化重点品种、重点环节专项整治。开展全县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76人次,检查药店101家次。加强特殊药品、专管药品、疫苗和血液制品专项检查,针对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个别批次静注免疫球蛋白出现疑似质量问题,对全县进行了摸底排查,出动执法人员246人次,检查医疗机构及经营单位84家次,未发现流入我县市场。二是完成上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任务数,截止目前,已完成药品不良反应184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21例、化妆品不良反应28例。

(三)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建立特种设备联动机制,做到社区里的特种设备除了安全员以外还有监管人员鉴定。二要求有特种设备的企业、社区、学校进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三是在辖区内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要求企业做到“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在安全大检查期间,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对78余家企业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了检查、指导和帮扶。检查锅炉5台、起重机械102台、压力容器23台、场内机动车辆6辆、所气瓶充装单位2家、电梯270余部,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17份,查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特种设备4台,指出并要求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6余起。立案5起,罚没款16万元。

(四)开展重点领域消费维权情况。充分发挥职能,认真受理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湖南12315投诉平台、12345县长热线、来人、来电申诉和举报、电话咨询。截止目前,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件128件,成功调解123件,调解率96%,转办函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6万元,接待来访和接受咨询352人次,诉转案案件2件。

2020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服务民生。适时开展多样化惠民利民活动。一是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日、5.20计量日、质量月、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宣传月等活动,免费提供惠民服务。二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继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深入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为监管、服务提供更多、更强、更有力的执法力量。

(三)严抓食品安全。继续推进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社会共治”局面的形成。

(四)严抓药械安全。强化药品生产企业日常巡查,贯彻落实药品GMP,确保药品生产质量安全。继续开展药品监督抽验和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断强化药械经营环节质量监管,持续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行为。突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监管,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提升药械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风险防控能力。

(五)严抓特种设备安全。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时段、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前的安全检查。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使用特种设备行为。通过宣传、培训、服务和监管,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思想认识,切实落实其主体责任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六)严抓产商品质量安全。加强产商品的监督抽查,推进监督抽查与执法查处的有效衔接。组织开展多样化市场专项整治。充分利用检测机构的技术力量,逐步推动综合执法和技术执法有机结合,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七)强化证照管理。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中,加大市场主体证照检查和指导力度,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提高办照、亮照、悬照率,清理“僵尸”企业,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打下良好基础。

(八)强化企业信用公示。要扎实做好年报公示工作,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完善年报工作机制,确保年报率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年报公示信息,即时信息抽查工作规范,严格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作用,推进多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落实到位。

(九)强化打假治劣力度。继续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双打”专项行动,实施政企联手打假,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将打假贯穿于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中,建立打假常态化机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多管齐下保护知识产权。

(十)强化市场规范管理。加强农贸市场、农资市场、网络交易市场等各领域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强化规范经营自律意识,打击霸王条款、欺行霸市、掺假使假、不公平交易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维持良好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