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克服“6.2”洪灾给我县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11.5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落实“米袋子”工程,进一步抓好耕地地力提升、目标价格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机械化生产,确保我县粮食生产安全。强化工作督查,建立奖惩措施,成立专项督查组,由县领导带队对各乡镇耕地抛荒治理、粮食生产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开展督查,对于工作不力的给予处罚。

2.推进“三水五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一特两辅”产业发展,推动冰糖橙“橙色”产业、猕猴桃、黄桃“金色”产业走“特、优、精”路子,加大奖补力度,抓好高标准示范园、高标准示范园、品改示范园建设,扶持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母子品牌体系,确保冰糖橙面积稳定在28.5万亩,总产达50万吨,优质果品率达85%。

3.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工作,积极对接上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新的工作要求。加强督促检查,抓好交办问题整改,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二季度“打擂台”行动中力争赶超,取得更好成绩。

4.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协调财政、发改、环保、乡镇、经营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及时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推进和具体工作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建立应急预案,确保2022年12月底前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加强对中标方的指导、监督、管理,加强项目建设跟踪督导,严把资金使用廉洁关,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度,争取群众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好民心工程。

5.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一是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巡查和打击力度,进一步联合公安、市场等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加大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水产品交易。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招聘、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四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乡镇和企业农产品监管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