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计划

2020年,我局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奋力投入‘一极两带’、建设生态长寿经济强县”战略,持续推动产业扶贫,努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打造以冰糖橙为主的特色产业,确保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稳步改善,努力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麻阳。

1.稳步发展粮油产业。做优做强“湘米工程”,要在继续稳定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位产量,提高品质,重点推广优质稻,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适度发展玉米、马铃薯等旱粮,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重点在文昌阁、大桥江等粮食主产乡镇建设一批优质稻、超级稻、优质油料作物示范乡镇,力争完成31.5万亩粮食播面、产量11.5万吨以上,油菜13万亩、产量1.3万吨,稳定我县粮油生产安全。

2.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麻阳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着力提升以冰糖橙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认真落实《柑桔产业发展条例》,不断提高柑桔品质。继续支持黄桃、猕猴桃、刺葡萄等其他特色水果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把黄桃和红心猕猴桃打造成我县新的特色水果产业。鼓励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等新兴农林产业。扶持发展麻阳白鹅、放养黑猪等特色养殖。

3.持续推进产业扶贫。继续推广“自主发展”、“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三种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冰糖橙产业,做优做特黄桃和猕猴桃产业,稳步发展富硒冬木耳、畜禽及蔬菜产业,引导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创新和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合机制,加强扶贫产业园管理,延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农业品牌,确保我县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一手抓典型示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新农村示范效应。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突出抓好、抓实冬瓜冲抗旱应急水源、黄土溪灌区节水改造、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等工程项目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二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加强锦江流域综合治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依托锦江湿地公园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规划建成武陵山片区示范性国家级湿地公园,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三是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以怀化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整县推进为契机,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重点抓好“三化一改”(净化、绿化、淳化、住房改造)工程,强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防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支柱产业企业和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1-2家中国企业500强或世界企业500强入驻,同时培育和扶持20家本地农业企业、50家专业合作社及100家家庭农场或种养大户。重点推进重大精深加工项目落地,以弥补短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积极完成我县以柑桔为主的农产品储藏库、冷藏库建设工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注明产地、统一管理的方法打造“麻阳长寿果”公共品牌,深化农超对接和直供直销模式,精心组织农博会等对接活动,大力推介我县优质农产品。加强现有农业品牌建设,强化“麻阳”牌柑桔的宣传和管理,扶持“东坡”、“长风”、“莲馨”等农业品牌提质升级。

7.推进农产品安全生产。狠抓春耕备耕物质的储备和供应,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全年农产品抽样例行检测不少于3000批次。抓好柑桔大果实蝇、砂皮病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大力培育、扶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力争全县统防面积在15万亩以上。

8.抓好禁渔退捕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 95号)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农长渔发(2019]1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扎实抓好我县禁渔退捕工作,精准认定持证专业渔民、无证专业渔民、兼业渔民,确保在2021年1月1日0时起在锦江河流域全面禁渔退捕。

9.抓好生猪稳定供应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积极协调各部门搞好政策对接落实,全力推进生猪稳定生产工作,切实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落实非洲猪瘟防控的各项综合防控措施,严把输入流通关和泔水管理关,搞好舆情管控,确保不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