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建设“一县三地”,聚焦生态长寿优势,做活“三水五色”和“四大百亿产业”产业文章,坚持文旅、农旅、寿旅、体旅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旅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县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旅游和长寿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旅游民宿产业的九项措施》,每年安排文旅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大力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能。将文化旅游产业纳入“5+N”现代产业考核体系中,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评,全县上下形成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大旅游工作新格局。一季度文化旅游业考核排名全市第9。预估二季度接待旅游人次82.0039万人,同比增长40.49%,实现旅游总收入7.0414亿元,同比增长40.53%。

(二)文旅招商项目如火如荼。一是招商引资持续加强。制作《麻阳文旅招商项目手册》,包装文旅招商引资项目8个,其中西晃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城市会客厅建设项目、铜矿工业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入选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招商项目手册,1-6月完成文旅项目签约4家,签约总投资额5.16亿元。二是文旅项目有序推进。建立重点项目名录库8个。龙舟看台一期项目按期完工;滕代远故里景区项目已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亮化工程、绿化工程、标识系统和研学基地、馆场建设,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天沐温泉度假村与珠海天沐集团完成签约,并根据天沐集团建设需求完成土地规划调整,正在启动项目配套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选址等前期工作;石羊哨温泉项目已完成208亩国有建设用地的调规,正在根据康年集团规划需要成片建设方案。三是规上企业发展迅速。规上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壮大,2023年新入库规上文化企业2家,现有规上文化企业7家,2024年1-6月规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2466.2万元,同比增长30.81%,新入库企业云航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已通过市统计局初审。

(三)旅游品牌建设持续发力。一是强化品牌创建指导。鼓励动员条件成熟景区(点)、住宿单位或行政村创建旅游品牌,今年已申报国家3A级景区2个、省五星级旅游民宿2个、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乡村旅游“四个一百”精品村1个,创历史新高。滕代远故里创AAAA景区已完成总体规划并通过景观质量评定,今年下半年将申请现场评定验收。罗裙山森林康养旅游景区创国家3A级景区已于今年6月通过景观质量评定,楠木桥云端丛林创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省厅于7月17日来现场考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楠木桥村)、省五星级旅游民宿(霞飞云果园、云端丛林亲子民宿)等品牌创建资料已提交,目前正在对标提质改造中。二是强化旅游宣传推广。围绕“十个一”旅游工作目标,已制作畅游麻阳指南、文旅手绘地图、城区旅游服务导览图和麻阳龙舟画册,打造5条长寿探秘精品旅游线路,开通“麻阳文旅”官方新媒体账号,组建文旅宣传小分队,2024以年来发布文旅宣推短视频86条,公众号图文35篇。三是强化旅游市场主体培育。积极培育成立我县第一家地接旅行社(麻阳幸福苗域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我县本地旅游接待社“零”的突破。

(四)文化文艺工作成绩突出。一是文化阵地持续加强。持续推进“三馆一站”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着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升级,全面完成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其中兰里镇文化站获评一级站,锦和镇、高村镇、岩门镇文化站获评二级站。二是文化惠民有声有色。上半年来开展送戏曲进乡村累计108场,“麻阳现代民间绘画”专题展览进社区、进校园5次,阅读推广活动40余场,“寻梦课堂”“周末美育课堂”“名家讲堂”11期,“文化服务宣传周活动”“萌新合唱团”“文化服务进乡村”“百姓群艺荟”“我是文化云飘入百姓家”等文化惠民服务活动160余场,为在校学生免押金办理借阅证2200张。三是文艺精品推陈出新。选送花灯小戏1部、民间绘画作品3幅、摄影作品5幅分别参加今年湖南省第八届艺术节和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原创山歌《哧哒哧哒》正在县民族小学试点推广。《美丽苗乡迎客来》入选潇湘风采·湖南美术创作工程,《锦绣苗乡》入选中宣部文明实践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展出。创作《中华龙船》《龙聚锦江》和《麻阳龙船》等龙舟文化主题歌曲。

(五)文物非遗保护传承有力。一是纪念馆(博物馆)藏品、珍贵文献史料、实物进一步增加。纪念馆向全社会征集到了滕代远同志在解放前报刊杂志48份,解放后46份,各类杂志史料50余份,实物6件;收集了58份苏联时期档案和部分资料,弥补了建馆38年来滕代远同志在苏联、新疆革命时期的资料空白。向社会广泛征集出土文物304件,其他文物10余件,正等待省级专家鉴定,目前博物馆文物收藏量由原来的286件达到了达到了近6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44件。二是我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已正式启动。三是开发了非遗文创、红色文创、滕代远诞辰120周年文创、苗族文化文创、龙舟文创等单个文创产品近200种,伴手礼8套,增加了麻阳旅游新业态。重装文创展示中心和滕代远纪念馆游客中心,搭建数字化文旅展示平台。

(六)全民健身赛事蓬勃开展。我县体校获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新建了城东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室内羽毛球馆正在建设中,7月底可竣工验收。为全县74个村(社区)配发390套篮球架,实现健身路径体育器材全覆盖。举办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4期,共增加体育社会指导员150余人。今年已举办各类群众赛事20余场次,参加人数达20万余人次。6月8日至7月11日,先后举办了麻阳首届传统龙舟赛江口墟片区、锦和片区等6个分赛区和县城马南赛区总决赛,持续时间达一个多月,参与运动员达24000余人,参与群众达数十万人。7月15-20日在谭家寨乡举办“连村联创”杯村BA篮球赛,有5个乡镇15支队伍参加,江口片区篮球联赛即将开幕。   

(七)文旅节会活动精彩纷呈。今年开展全国乡村网红培育计划2024“东南西北过大年”春节特别活动暨“家乡有好物”文旅产品推荐活动、首届“春社”文化旅游季暨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凤起高庙•龙腾五溪”2024怀化•麻阳首届传统龙舟赛等文旅节会活动40余场次。聘请130名龙舟文旅推荐官,形成全民宣传龙舟的浓厚氛围,麻阳龙舟抖音话题播放量达11.8亿次,麻阳龙舟IP火爆出圈。麻阳龙舟开赛期间,累计接待来自陕西、湖北、重庆、长沙等全国各地游客达2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

(八)文旅行业市场秩序规范。一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严格行政审批程序,所有文化市场、旅游市场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通过监管服务平台办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项办结率达100%,全年无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事件。二是开展专业化督导检查,聘请怀化市3位消防安全专家对我县35家重点文旅广体场所开展为期5天的隐患排查。指导和督促文旅企业做好防汛及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针对地质灾害安全及景区道路交通、消防设施、旅游安全标识标牌等情况进行重点排查整治。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常态化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场所。共出动执法人员960人次,检查网吧160家次,歌舞娱乐场所110家次,电竞酒店80家次,其中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利剑护蕾”等专项整治行动7次。开展文旅广体行业各类培训和演练4场。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持续丰富文化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化建设,切实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提质升级行动,着力提升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等相关指标数据,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组织开展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的创建和申报工作。二是继续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做大做强“文化贺新春”“寻梦课堂”“百姓群艺荟”“超级星期六”“寻找声音里的故事”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开展“怀化有戏”社区文艺大比拼复赛、“四季村晚”“饱冬节”“柑橘采摘节”“锦江之夜”文艺晚会等系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抢救、传承、宣传和研究工作。全面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田野普查资料收集。加强各级文保单位巡查检查、保护管理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文保资金,加大文保单位的保护利用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和传习工作。做好2024年非遗工坊非遗村镇创建申报,做好现有非遗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提级及申报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主题宣传展示推广活动,实施“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活动。

(二)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麻阳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麻阳苗族自治县推动温泉康养文旅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储备文化、旅游、体育项目库,全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4次,完成4亿元招商引资目标,新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项目2个,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二是全力推动项目落地。用好用活文旅康养产业1000万元发展资金,推动一批文旅康养项目开工建设,打造一批文旅康养网红点、打卡地。做好温泉文旅康养产业链工作,重点抓好康年集团石羊哨湖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天沐集团隆家堡云端温泉项目开发建设。支持罗裙山天梯美墅、霞飞云果园、尧市西晃谷生态康养、蓝凤凰休闲农庄、硒谷嘉园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麻阳传统龙舟村超”项目,建设全国龙舟村超基地,打造一批极具影响力的“长寿康养”旅游目的地。三是着力打造文旅品牌。加快推进滕代远故里创AAAA级景区,重点推进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民宿、乡村旅游“四个一百”精品营地、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建设和申报工作。精心设计并加强“长寿探秘 相约麻阳”精品旅游线路的宣传推介,为麻阳康养文旅产业发展引流、赋能。用好“世界长寿乡-麻阳”形象标识,着力打响长寿品牌,奋力建设文旅康养产业集群,纵深推进文旅、农旅、寿旅融合发展。

(三)不断激发文旅体活力,助推文旅体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持续抓好宣传推广。围绕“十个一”旅游工作目标:一批文旅体重点项目、一套文旅宣传资料、一条旅游精品廊道、一本全域旅游讲解词、一桌长寿宴、一套非遗伴手礼、一张旅游地图、一系列文旅专题宣传片、一批长寿文创产品、一批网红打卡地,扎实做好基础性、系统性工作。加大品牌形象广告宣传,征集城市品牌和旅游形象口号,在主流媒体及重大文旅体等活动中统一使用、推广。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媒体的合作,加强与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流量媒体合作,实施精准定向宣传。二是大力发展节会经济。繁荣发展“活动经济”,形成“月月有节会”的活动体系,持续举办国际长寿康养文化旅游节、旅游发展大会、传统龙舟文化旅游活动、“麻阳鹅”长寿美食文化季、油菜花和长河文化旅游季等文旅节会活动,办好滕代远同志诞辰120周年群众纪念活动,掀起红色研学旅游热潮,激活文旅消费市场。大力开展龙舟赛、皮划艇、篮球、足球、半程马拉松、排舞等群众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打造具有麻阳特色的IP标识赛事。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组织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

(四)持续抓好行业市场监管,努力净化市场消费环境。一是强化安播保障能力。加强境外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做好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开展广电行业安全播出大检查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工作,做好非法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整治及县宾馆酒店行业电视信号传播秩序专项整治,严格监管广电商业广告,做好应急广播运行维护。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服务。持续抓牢安全生产和文旅市场监管,压实各方责任,推动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行业市场安全。深化拓展“法治进文旅场馆”活动,组织开展系列文旅广体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利剑护蕾·雷霆行动”“未成年人保护”“双随机、一公开”联合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统一受理、登记、申报资料初审及办结事项,协调现场勘查、集体研究的行政审批事项,做好普法宣传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