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麻阳分局坚决以生态文明思想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分局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坚定对表对标,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1.大气环境质量。县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优良率均在99.7%空气质量全省排第7位。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25ug/m3, 较去年同期下降7.4%,较本年度目标值下降7.4%, PM10平均浓度为33ug/m3较去年同期下降13.2%较本年度目标值下降13.1%,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纳入我县地表水考核断面的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地表水水质合格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饮用水水质合格100%

3.声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年平均值分别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类标准。

4.生态环境持续安全。今年来,未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核与辐射安全事件。

(二)坚定全面从严,党的领导更加坚强

1.抓好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一是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局党组坚持每月学习一次,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二是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党纪党规,进一步增强党纪法规教育三是加强工作作风督查,坚持平时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坚持常抓长抓,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年度评优评先挂钩。

2.抓好意识形态,增强政治功能。一是局党组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一名副职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学习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意识形态应知应会工作提示》等,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坚定创新突破,污染防治加速攻坚克难

1.开展并完成 2020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整治。一是开展VOCs行业专项综合整完成汽修厂4家,门窗加工厂2家。开展非道路移动设备排气登记调查,完成119台设备登记。开展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3划定并获市人民政府批复。开展县工业集中区整治。完成长寿产业园整改,并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负责运维,污水达标排放;锦江产业园内的3家企业已完成纳污管网建设,污水均已收集至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五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完成全县20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规划编制,完成了玳瑁坡村、椒林村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均通过市级核查销号。六是开展3尾矿库整治。完成了华森矿业尾矿库治理工程建设,现正准备验收鑫海钒业一、二分厂尾矿库污染防治整治任务已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治理。七是开展全县危险废物大排查大调查。完成危险废物排查系统填报47家,并敦促产废单位完成危废管理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八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总体验收完成110个村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直排现象得到有效管控,于202116日,通过省专家组认定验收。

2.抓好2020年度污染防治和“夏季攻势”任务考核。我县考核任务共计5大类3381个任务(含已完成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夏季攻势”重点治理项目16个),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考核任务。

(三)坚定真抓实改整改交办问题高位推进

一是对各级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梳理。二是配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纪委监委对全县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三是多次组织召开由县委书记、县长主持的整改交办问题推进会、调度会、现场办公会等,高位发力,强力推动整改交办问题落实落地。截至目前,2017年以来,中央及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信访交办件数26件,2018年省环保督察信访交办17件,均已整改到位, 2020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信访交办17件,其中已办结9件,另8件均为阶段性办结。

(四)坚定控防结合,环境监管手段更加完善

1.严把行政审批准入关,从源头控制污染源。一是制定并印发了麻阳县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方案,步形成了优先、重点、一般管控单元。二是制定了《麻阳苗族自治县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工作方案》,已完成33个行业排污许可核发登记,已发证登记企业39家;91个行业已发证登记企业188家。三是严格项目审批,实行“五不准” 的审批原则。2020年来,共审批建设项目61,其中环境影响报告表14个,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47个。

2.强化环境监测。一是开展企业监测。重点加强对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华森矿业有限公司等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监测。截止目前,未发现超标现象。二是开展地表水水质监测。每月对马兰、木枝溪、潭湾断面进行常规地表水监测,从监测结果分析来看,各项目均无超标现象。三是开展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对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自来水二厂取水点水质进行取样监测,每月分析20余个项目每季进行61项分析,每两年进行一次109项全分析,各项目均无超标现象;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自2019年以来,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对黄双乡水厂等9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点位进行了取样监测,从分析结果看,各项目均无超标现象。四是开展空气环境质量监测。通过大气自动监测站对县城区空气质量进行全面自动监测,2020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

3.严格环境监管。一是严格开展环境保护执法,对生态环境保护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2020年来,开展了汽修喷漆、铅蓄废旧电池、非煤矿山等行业和饮用水源专项行动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23人次,检查企业325家次。截止目前,立案查处6家,罚款18.07万元;查封、扣押1家;移送行政拘留4有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企业自觉守法意识不断提高。二是有效化解环境信访纠纷。一年来,受理来信、来电及网上投诉26件,其中水污染8件,大气污染11件,噪声污染6件,固废污染1。处理率100%,结案率100%,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切实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

(五)坚定创新突破,环保垂管改革稳中有进。

在市垂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与部署下,我局主动对接,积极推进。一是完成了超编与自收自支人员分流任务,3名行政超编人员及16名自收自支人员分别被妥善安置到县纪委、发改、自然资源、住建、教育等部门。二是按要求完成了内设机构调整与设置,现设办公室、环保督察协调股、行政审批股和污染防治股等四个内设机构,符合怀编办201954号《关于怀化市生态环境局派出机构及其所属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要求。三是整合组建了怀化市麻阳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进一步调整、完善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职责,推进改革工作。四是完成了改革前的资产清查、债务统计及经费核算等工作。

(六)坚定以人为本,宣教活动越发精彩

开展了“入厂进企”环保法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利用“6·5环境日”,向群众发送环保宣传资料1000套、宣传单800份,向学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800套、宣传单600份,向麻阳手机报用户、“微麻阳”官方微信各发送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短信1条,受众约有5000户。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向群众发放《麻阳苗族自治县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环保保护ABC》等宣传资料共1500余份。利用媒体宣传,在电视台、网站等媒体上发布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我县生态环保工作动态、信息等201()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一年来,麻阳分局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局的要求、距其他优秀分局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不够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有“温差”,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培育普及生态文化不够到位,运用理论指导、创新、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困难不够,在学思践悟上存在“温差”

2.部分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进不理想。日常协调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体制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市县职能部门设置未完全一致,导致一些具体工作任务到县级后,部门职责不明;问责力度还不够严格,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片面整改的现象,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全面整治,上级交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质量不高。如目前,全县阶段性办结的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环境问题还有8件,其中,麻阳县隆家堡乡隆家堡村旺沙厂超标排放问题、麻阳鑫海钒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治理等问题整改难度大,需要加大力气督促按期整改到位。另外,建筑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家庭装修、废旧电器、电磁类辐射等新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3.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力量依然薄弱。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覆盖面广,既要严抓严管做好本职工作,还要配合开展各级环保专项督察和执法检查,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机构的改革,发改、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划入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但受人员身份和机构编制等因素影响,环保部门是职能增加人员不增,反而还转隶分流出去了一部分工作人员。二是原有环境执法队伍人员构成基本以退伍军人安置为主,环保队伍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不够。三是监察执法硬件条件不足,特别是现有执法车辆均已服役近10年,状况不断,难以适应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以上多因并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环保队伍人员少、经费短缺、装备落实与当前环保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的矛盾,环保队伍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4.农村环保问题仍然突出。农村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虽然已经加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实施综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虽然有所改善,但由于乡镇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乡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欠缺,管理滞后。如我县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存在部分边远乡镇有时自行消化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堆放,就地焚烧时有发生。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目标,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以环境保护优先经济发展为主线,为把麻阳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生态长寿文化旅游胜地贡献环保力量。

(二)工作目标

重点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工作。生态麻阳不断推进,治污成效不断显现,水源质量不断向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环境质量全面加强。

(三)工作重点

1.强化政治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切实做好我局生态环境工作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2.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重点抓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回头看”交办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对标对表、拉条挂账,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

3.狠抓污染物总量减排。按照上级要求,制定2021年减排方案和措施。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减排项目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完成2021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4.争取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资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工程和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改善并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5.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建设项目管理,把好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力,增强影响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各类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彰显环保卫士为人民的保护力和上级环保部门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力。

6.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二是要组织开展2021年度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环境应急演练。三是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置好突发环境事件。

7.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制定2021年学习培训计划,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进一步加强环保业务和技能培训,努力提升提干部职工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开展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真正建成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