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环保局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新环保法的第一年,党的十八大为环保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建设美丽中国,环保部门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机遇,求得发展,为怀化创建国家生态模范市做贡献。为此,2015年我局将以 “重点工作求突破、单项工作争先进、整体工作创特色”为目标,积极谋划,重点推进,力争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具体工作任务是: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氨氮、氮氧化物完成年度削减目标;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按计划完成年工作任务;认真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确保不发生污染事件;按照三级站建设标准,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为此,我们将狠抓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管理方法,实现单纯执法监管部门向综合管理部门转变

首先,通过实施工作季度点评、部门联合督查、跟踪督查制和环保问责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型环境管理方法,努力构建上下相互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作体系,形成治污合力。其次,在治理技术上,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方法,加大治理力度。在治理手段上,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形成主动治理环境的积极动力。再次,在宣传教育上,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扩大行风监督员队伍、热心环保网民及环保民间团体等参与力量,构建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

(二)加大治污减排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一是继续做好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监管工作。完成减排工程台账资料的编制,通过上级考核验收。二是继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环评关、验收关,尤其是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审批各项规定,切实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三是强化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所有治理设施高效稳定运行。

(三)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做好重点企业行业监管

完善企业环保等级评定办法,深入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环保等级评定,评定结果作为实施行政处罚、争取环保专项资金、污染防治资金等的依据。积极打造环境管理放心行业,针对各行业具体问题,推出针对性整治措施,制订“一厂一策”的综合整治方案,科学开展专项整治。引导服务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举办相应的工作培训班,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和支持环保工作,实现由“强制性”向“自愿性”的转变。继续抓好核辐射环境管理,确保全县涉源单位持证率达100%。抓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加快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达100%

(四)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全力提升生态县建设水平

依照国家环保部新出台的生态县(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配合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相关内容,积极推进我县生态县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乡镇、村建设试点工作,建成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村,为建设生态县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五)抓好环境保护纠纷排查,扎实做好环境信访调处

完善环境信访举报受理工作,严格按照时限要求进行调处,确保环境信访件件有着落,尽量将各种环境纠纷、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施领导接访和包案、环境信访工作例会、月度分析通报考核等三项制度,强化源头排查有效控制、疑难信访挂牌督办、信息预警、应急预案和内部管理培训考核等措施,推进环境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基本实现“一控两降两提高”(控制信访总量、越级及重复信访量下降、结案率和满意率提高)的目标。

(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大力营造公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一是以绿色系列创建为抓手,通过发放生态读本、组织演讲等形式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基层。大力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保企业。二是营造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丰富人们的环境科技知识,提高环境法制观念。三是倡导绿色文化。引导社区居民、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鼓励居民、学生选择环保友好的生活方式,创造绿色生活的道德氛围。四是注重加强污染事故防范的宣传工作。面向企业和群众广泛宣传环境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传递及救护等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对环境污染事故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

(七)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一流环保队伍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依法治国精神上来。二是全面加强各项基础能力建设。成立专门的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应急能力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环境应急中心,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对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环境监测中心,完善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配备现场监察设备及车辆,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设环境监察办公用房,全面提高环境执法监察能力。三是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格兑现目标责任状,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