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县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我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和“教育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紧紧围绕教育保障、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主题,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教育“十三五”规划预期,为教育“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 把城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纳入到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县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全面落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促进了校际间差别逐步缩小,为麻阳城乡学校公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加大教育投入,先后建成锦江中学、第二锦江小学、第一芙蓉学校并投入使用,大力实施“两类”学校提质改造工程,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进度,新建了麻阳一中食堂,实施职业中专改扩建暨产权融合项目启动实施兰里芙蓉学校项目建设。继续贯彻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大力加大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解决幼儿上学难问题。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积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100兆光纤入校园,实现班班通;试点推行了在线课堂,建成4个高清互动录播室,基本实现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城乡均衡共享,让农村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定向委培、特岗招聘、自主招录、本地人才“智力回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补充教师。安排资金用于保障新增教师工资,积极落实“武陵山连片区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等各项教师福利待遇。借力国培、省培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通过“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室”和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全县教师钻研课堂教学和培养教学能手

4. 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禁补课,按规定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足球、武术进校园,积极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和每天锻炼一小时等活动。坚持探索特色发展,锦江中学和富洲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县43所中小学校被命名为全省武术段位制试点学校,并被国家关工委颁发“2017年中华少儿武术教育传承发展特别贡献奖”。

5.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几年来,通过实施合格学校、标准化学校等系列项目建设,全县中小学校容校貌大有改观,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位得到有效保障。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坚持实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进入城区公办中小学校就读。将市示范性高中麻阳一中招生计划的50%定向分配到全县区域内初中学校,为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一提高、两降低”教育扶贫核心指标,建立麻阳县辍学学生管理台账、辍学学生“三帮一”劝返责任台账,对所有离校的学生逐一上门劝学,同时实行精准资助,实现对贫困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资助政策全覆盖,兑现了党委政府“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       

麻阳苗族自治县教育局

20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