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林函〔2023〕13号

麻阳苗族自治县林业局

关于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的

通  知

各乡镇林业工作机构,局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二级机构:

《麻阳苗族自治县关于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方案》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统筹安排好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

特此通知。

麻阳苗族自治县林业局

2023年8月28日

麻阳苗族自治县关于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

专项调查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准实施退化林修复,顺利完成我县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的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的通知》(办生字〔2023〕98号)和《湖南省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湘林造函〔2023〕4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是科学实施退化林修复的基础性工作,旨在摸清我县退化林数据和干旱受损面积情况,建立我县退化林矢量数据库、干旱受损数据库,为我县申报2024—2030年退化林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提供基础依据。

二、工作范围

我县退化林本底评估工作范围主要是“乔木林地”,其中包括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人工防护林可包括过熟林,幼龄林不得纳入评估范围。

干旱受损情况调查仅针对我县2019—2021年实施的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并已开展自查验收的工程项目的未成林,且造林小班已在国家林草局造林绿化落地上图系统中实现结果上图。

三、工作原则

(一)相对集中,突出重点。调查重点区域为拟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区域、国有林地区域、集体林场等过密过纯的中龄林、近成熟林和过熟林区域、自然灾害或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造成的枯死病死立木集中达到退化林标准区域、保护地中亟待修复退化人工林,特别是209、354国道、渝怀、焦柳铁路、张吉怀高铁、张吉怀(芷铜)高速等道路沿线两侧,锦江河流域两岸、黄土溪库区周边及城乡周边等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区域的退化林。对于地处深山远山、不具备修复条件的退化林,可暂不纳入退化林本底数据库。退化林评估的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不小于50亩。

(二)尊重事实,按需调查。严格按照《湖南省林业局关于做好未成林地干旱灾害受损调查工作的通知》《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试行)》《未成林地自然灾害受损核定办法》要求,结合我县森林生态系统实际,科学判别我县退化林及灾损情况。在我县评估工作范围内,有条件的应调尽调,将我县全部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退化林地块纳入此次调查。要坚持实事求是,把确属退化的林分纳入本底数据库和确实达到灾损标准的未成造纳入灾损数据库,不得随意扩大评估和灾损范围,坚持评判标准,确保评估和调查成果真实可靠。

(三)明确范围,确保质量。坚持以湖南省2021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以下简称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监测数据林地范围内现状地类为乔木林地的小班进行退化林判别评估,监测数据林地范围外或现状地类非乔木林地和竹林地的小班不得纳入本次退化林评估本底数据库。原则上,纳入本底数据库的图斑要与监测数据小班边界一致。要严格按照《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试行)》明确的判别标准进行评估,确保评估成果质量。完善2022年已经布置开展的灾损调查,灾损调查的林种包括油茶。

(四)统筹兼顾,综合协调。本次调查评估工作要与林草综合监测、造林绿化落地上图、灾损调查以及其他林草重点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合力,提高工作效率。评估工作在充分结合各类林业专项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判读等手段辅以外业调查,根据地方森林生态系统实际科学判别,形成我县退化林评估数据库。

四、工作组织

为强化我县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我县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海兵任组长,全体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分管林业工作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林业局造林绿化股,张青刚同志兼任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对我县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组织协调等。同时,县林业局成立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专班,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青刚任组长,滕建生任副组长,负责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统筹协调,李希同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本次专项调查工作。王晓为本次专项调查工作技术负责人,工作专班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      长:张青刚  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  组  长:滕建生  造林绿化股股长               

主  持  人:李希同  造林绿化股副股长               

技术负责人:王  晓  林业科学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  

成      员:田年杰  办公室主任                     

田  苏  计划财务股股长                 

张  勇  森林资源管理股股长             

郑天喜  自然保护地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股股长           

王  芳  林业产业管理站站长             

周光伟  公益林管理站站长               

胡志平  林业资源事务中心负责人         

专班下设4个工作小组:

外业组:滕建生、张丽华、李希同、张 涛、周光伟、黄霞、马 文、汤千宝、王 晓、禹 萍、胡志平、龙 瑶(李希同任外业组组长);

内业组:王 晓、李希同、王 芳、郑天喜、张 勇、张丽华、黄 霞(王 晓任组长、李希同任副组长);

后勤保障组:田 苏、向建米、张开武(田 苏任后勤保障组组长);

质量监督组:付海兵、张青刚、刘和平、张吉伟、张建清、梅小华、田年杰、田 苏、滕建生、王 晓、李希同。

五、工作分工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的统筹、协调;县林业局造林绿化股负责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统筹协调工作;计划财务股负责经费保障和购买工作必需用品;办公室负责保障车辆调度;森林资源管理股、林业科技服务(信息)中心负责提供2021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本底数据、森林资源调查等数据,配合专班开展数据审核;自然保护地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股负责提供所有有害生物防控数据;林业产业管理站负责提供干旱受损调查油茶相关资料。

六、工作流程

(一)退化林判别评估工作流程

1.前期工作准备。收集包括我县2021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有害生物成灾资料等与评估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他林业专项调查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核实,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估工作的基础资料汇编。

2.确定评估底图。以2021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为基础,筛选林地中的"乔木林"作为退化林判别评估的工作范围,并依据该评估范围生成评估底图。

3.初步遥感判读。结合已收集涉及评估工作的相关资料,通过遥感判读,在评估底图上初步判别退化林图斑,明确包括退化林类型、郁闭度等相关因子。

4.开展外业核实。在内业判读的基础上开展外业核实,外业由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专班外业组成员核实,内业组成员记录退化林类型、退化等级等相关因子,每个图斑要求提供3张佐证照片。

5.内业资料整理。通过初步遥感判读和外业核实后,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专班内业组汇总相关数据生成县级退化林成果数据库及。

6.图斑上图入库及资料提交。汇总确认后的退化林评估数据通过造林绿化落地上图系统纳入退化林评估本底数据,上报省林业局。

(二)未成林地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工作流程

1.成果数据汇总。各调查组完成未成林地干旱灾害受损情况调查的统计汇总,形成调查数据库并编制《未成林地干旱灾害受损情况自查报告》。

2..成果数据上报。调查成果数据完成后,工作专班负责成果资料上报工作。

七、工作进度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8月29日—9月1日)。收集调查资料,成立工作专班,编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技术培训,启动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成立我县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及专班。

(二)内业判读和外业核实(2023年9月2日—9月20日)。

技术培训后,我县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专班外业组随即开展内业判读和外业核实工作,经确认后形成县级调查初步工作成果。

(三)县级成果提交(2023年9月21日—25日)。经调查成果汇总,编制调查成果数据,建立县级退化林评估本底数据库并通过造林绿化落地上图系统上报省级审核。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是科学编制我县退化林修复规划、合理安排我县退化林修复任务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认识退化林评估工作重大意义,做好技术培训,确保按时完成评估工作。

(二)密切工作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组织安排专人负责本乡镇范围内的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并积极配合县林业局工作专班人员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

(三)做好技术支撑。积极组织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技术培训,进一步夯实工作技术基础,提高参与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四)安排必要经费。为确保该项工作按时顺利完成,本次县林业局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专班所需的工作经费和下乡用车由县林业局统一安排。各乡镇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等专项调查工作所需的工作经费由乡镇统一安排。

(五)确保工作质量。为了确保调查成果质量,县林业局各相关股室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检查与核查,加强监督和培训,确保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