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水利局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守底线
1.突出抓好水旱灾害防御。以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为抓手,及时修改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案,综合运用雨水情、大坝监测、监控系统等信息平台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确保汛期安全。调整充实水利系统应急抢险专家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综合分析评估水旱灾害防御风险点,议方案、定措施,深入灾害易发地区指导做好应急处置和人员避险等工作,全面提升灾害应急外置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汛情传达通畅,处置及时到位。
2.持续抓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强重点水利工程日常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重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抽检和安全巡查;狠抓质量安全问题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平稳可控;持续抓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建设高效、优质、安全水利工程。
二、狠抓项目
1.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坚持规划先行,摸清家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抓好水安全保障规划、水网规划、水资源规划、农业灌溉发展规划、水利信息化规划5个专项规划编制,积极谋划、储备一批有利于我县水利事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前期工作推进格局。积极谋划争取超长期国债项目,在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新建中小型水库、主要支流治理、引调水工程、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领域共谋划62个项目,总投资55.7亿元。积极向水利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汇报衔接,把握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尽可能争取更多水利项目和专项资金落实落地。
2.强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完成马颈坳电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8个国债水利项目建设;开工建设3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溪项目区小流域治理提质增效工程;加强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继续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护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城乡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推进改革
1.大力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探索。推动河道采砂项目落地。全面完成163座小型水库经营承包权回收。加快水资源管理和水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县域水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推动用水权在县水权交易平台开展交易。以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为载体,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牵引,充分激活水资源的商品属性。开展水土保持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碳汇交易试点探索。二是推进水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理顺水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转让权和监管权,合理界定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权责归属,推进水域等自然资源“多层次”确权。三是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结合麻阳实际,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取水贷”“节水(能)贷”“砂石贷”金融产品机制。四是拓展价值转换路径。整合开发山泉水、矿泉水、地热等资源,做活“麻阳好水”文章。五是强化能力水平。加强与中国水权交易所、中科山水、省水科院、省水利设计院、国信华元等机构合作,成立专家咨询库,为我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智力支持。
2.巩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持续推进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城乡供水运行管理体制改革、“五小”水利建设管理改革“三大改革”,扭转重建轻管思想,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切实提升水利行业管理效能。
3.完成黄土溪水库综合改革。完成资产划转、公共资源交易、资产处置等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利用资产处置收益解决黄土溪水库管理所历史遗留问题,按照“三个不变”原则,妥善做好人员安排,轻装上阵,建立现代化水库管理模式,提升水库工程效益。
四、完善体系
1.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锦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完善农村供水及灌溉体系。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改善结构,强化管理、提质增效。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应急保障和抗风险能力。科学布局灌区现代化建设,推动农田灌溉自动化、灌溉方式高效化、用水计量精准化、灌区管理智能化。
3.完善水治理体制机制体系。一是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争取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达标。二是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工作,推动智慧河湖建设和河湖健康评价;实施一河一策,重点打造锦江河(县城段)、滑石江等两条河流幸福河湖建设。三是提升河湖管护能力。推进河湖划界与岸线规划,完成河湖名录梳理复核并建立河湖名录;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抓好卫星遥感图斑核查确认与属实问题清理整治;规范河道采砂审批许可,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四是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考核,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建管机制。五是创新拓展水利投融资机制。充分利用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资金,运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通过募投建管一体化方式,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体系。
4.完善水利信息化体系。一是整合水利信息化平台。设立水利信息中心,建设水工程调度中心,整合水利各专项信息系统到水利信息平台,实现统一平台、一网融尽。二是大力推进水利数字孪生建设。结合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先试工作,依托水利项目建设,实施黄土溪等9座水库、锦江河县城段防汛、滑石江小流域、小型灌区数字孪生建设,为水利治理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撑。
五、提升能力
1.加强法治水利建设。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强水利法规和政策研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扎实开展《长江保护法》宣传贯彻;巩固提升水利行业扫黑除恶斗争成果,持续加强水利行业重点领域监管。
2.切实优化工作作风。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明纪律,加强团结,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3.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加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业务素质,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堪当水利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水利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