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政局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和大力支持下,全县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突出为民主题,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落实民权、改善民生的各项要求。经过努力,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业务协调发展,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推动了全县民政事业的深入持续发展。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贯彻落实第十八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
一是让民政成为德政,以党心凝聚民心。我局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出发,跳出民政看民政,站位民生抓民政。着眼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全面推进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二是坚持高位推动,提供坚强保障。我局始终坚持民政工作优先研究、民政项目优先支持、民政资金优先解决,进一步强化了整治担当和基层基础。确保各项民政事业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社会兜底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1.全力推动社会兜底保障工作。我县于今年3月制定出台了《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麻政办发〔2019〕2号),为各乡镇切实抓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指明了工作方向。目前,我县农村低保对象4449户10410 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3609户8682人(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类对象 882户1780人,月人均补助标准为350元;二类对象1042户1456人,月人均补助标准为300元;三类对象1685户4446人;农村低保对象840户1728人,月人均补助标准为267元;1-12月,全县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达到了270元,比去年225元提高了45元;社会兜底保障对象共取消273户,新增2046户,发放救助资金共计2687.7万元;现有城市低保724户1374人,1-12月,共计发放救助资金640.06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切实抓好“救急难”工作。截至12月底,全县共救助急难对象1761人次,救助金额348.63万元。
3.扎实推进特困人员供养工作。我县现建有特困供养人员1850人,其中集中特困供养人员526人,月人均供养标准为800元;分散五保供养人员1285人,月人均供养标准为450元;城市特困供养人员39人,月人均供养标准为600元。现建有乡镇敬老院20所,共有床位数1110个,已入住特困人员526人。
(三)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老龄事业稳步发展。2019年全县基本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为我县2019年80一99岁老人共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11170人次,共计金额387.944万元。完成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2个,床位6张,分别为锦和镇大湾村养老服务示范点,岩门镇大路坳村养老服务示范点。我县共有49位百岁老人。
2.福彩福利事业持续发展。严格落实孤儿最低养育费按规定标准发放,社会散居孤儿养育费月人均标准800元,机构孤儿养育费月人均标准1200元。目前,我县孤儿总数为27人,均按季度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同时,及时发放了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发放。截至目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41083人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21020人次,累计发放金额388.22元。目前实行按月发放,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加大福利彩票销售任务,截止目前共销售福利彩票1784万元。
3.积极开展2019年度“慈善一日捐”扫尾工作。截至12月下旬共募集资金约169.1664万元,全部存入慈善基金专户。目前,县慈善基金总额达230余万元。
(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全力做好基政社区和地名区划工作。在全县201个村、20个居委会开展村居自治领域涉黑涉恶摸排工作。6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征集遴选活动。
2.积极创建3A级婚姻登记处,目前已按照3A级婚姻登记机关要求进行布置。同时扎实做好婚姻登记工作,截止目前,共办理结婚登记2176对,离婚登记1190对,补领结婚证532对,补领离婚证62本,登记合格率100%。
3.积极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00余人次,走访慰问救助困境、留守儿童30余人次,物质资金约184万元。
4.大力开展集中治丧工作,截至12月,前往殡仪馆集中治丧共335起,接待丧属三万余人次。
5.社工站建设,2019年4月与怀化才俊公司正式签约,实行购买服务,共招聘24名社工人员,分配至全县18个乡镇,办公设备已落实到位,制度上墙,工作经费保障全面到位。此外,老区、人事、信访等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进步。
6.“医养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改革。充分利用民营资本,进行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推行“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招标等程序引进麻阳魏源康养中心来运营。该机构自2018年初运营以来,已投资980余万元用于升级提质改造,设立床位 310个(其中养老床位280个、医疗床位30个),已入住老人102名(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63名)。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会救助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县农村人口较多,且地形复杂,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缺乏,导致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仍存在应保未保、分类施保不精准、申报不及时等问题。二是殡葬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自2018年9月17日开展县城区域集中治丧工作以来,前往县殡仪馆治丧的人员大幅度增加,原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急需扩大殡仪馆二期建设。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是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我局将会加强与各殡葬执法相关单位协调合作,确保县城区域内居民死亡后进殡仪馆治丧率达到100%(县城区域内居民死亡后在非县城区范围内治丧的除外)。加快殡仪馆二期土地审批、报建,争取2020年竣工,启动公墓建设项目,积极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增强殡葬管理所办事质量、树立办事窗口新形象。
二是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做好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抓好敬老院护理区和护理床位建设工作,争取全县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40%,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补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
三是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救助工作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参与救助工作。加强滞留受助人员身份信息核查工作,多举措开展寻亲工作。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站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提升职工的工作素养。
四是创新开展“救急难”工作,认真探索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健全“救急难”工作制度,打造救助工作组织网络;摸清政策范围内需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以信息化为基础,建立基于个人及家庭信息的困难人群的数据库。
五是继续加强扶贫联系点工作的指导,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引导村民发家致富。
六是力争2020年达3A级婚姻登记机关,按照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3A级要求逐一对照落实;继续加强流浪乞讨   人员救助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政局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