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情况的调查》的结果反馈
本次调查结果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范围: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民
调查时间:2021年8月20日-2021年9月20日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问卷
一、调查显示,受访者男女比例各占50%。
二、调查显示,28.57%的受访者年龄在18-22岁,35.71%的受访者年龄在23-35岁,还有35.71%的受访者年龄在36-59岁。
三、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64.29%的受访者文化程度在高中、大专,28.57%的受访者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
四、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的职业是在校大学生,14.29%的受访者在企业就职,7.14%的受访者在学校、研究机构就职,14.29%的受访者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就职,还有57.14%的受访者是自由职业。
五、调查显示,42.86%的受访者比较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42.86%的受访者基本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还有14.29%的受访者不太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
六、调查显示,71.43%受访者周围有电信网络诈骗发生,28.57%的受访者周围没有电信网络诈骗发生。
七、调查显示,71.43%的受访者接到过诈骗电话或短信,28.57%的受访者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或短信。
八、调查显示,6.45%的受访者遇到的诈骗类型是征婚交友诈骗,19.35%的受访者遇到的是刷单诈骗,9.68%的受访者遇到的是冒充“公、检、法”诈骗,9.68%的受访者遇到的是冒充客服诈骗,12.90%的受访者遇到的是网络贷款诈骗,6.45%的受访者遇到的是招聘诈骗,25.81%的受访者遇到的是中奖诈骗,3.23%的受访者遇到的是其他诈骗类型,还有6.45%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网络诈骗。
九、调查显示,57.14%的受访者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不理会,直接挂断,42.86%的受访者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会将电话加入黑名单或者标记诈骗电话。
十、调查显示,就个人而言,42.86%的受访者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比较强,42.86%的受访者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一般,还有14.29%的受访者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比较弱。
十一、调查显示,23.21%的受访者在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预定酒店的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21.43%的受访者在网上购物、订餐的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14.29%的受访者在办理会员卡的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8.93%的受访者在注册网站的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5.36%的受访者在填写街边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21.43%的受访者在填写报名信息登记表的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还有5.36%的受访者在连接公共场所的WIFI的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
十二、调查显示,28.57%的受访者填写了个人信息后,有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工作,71.43%的受访者填写了个人信息后,没有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工作。
十三、调查显示,28.57%的受访者学习了解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71.43%的受访者没有学习了解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
十四、调查显示,8.75%的受访者认为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形式多样,迷惑性强,13.75%的受访者认为是个人信息泄露严重,16.25%的受访者认为是个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较低,10.00%的受访者认为是犯罪成本低,惩戒力度不够,16.25%的受访者认为是电信、银行等部门存在监管漏洞,11.25%的受访者认为是诈骗的手法简单,容易传播及被仿效,11.25%的受访者认为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力度不够,还有12.50%的受访者认为是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相应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十五、调查显示,14.44%的受访者认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15.56%的受访者认为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力量,并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14.44%的受访者认为建立完善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部门的联防体系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14.44%的受访者认为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严惩侵犯公民信息犯罪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14.44%的受访者认为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制,增加诈骗活动的风险和难度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13.33%的受访者认为加强行业监管,减少行骗空间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还有13.33%的受访者认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