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除安全知识》调查问卷的结果反馈
关于《消除安全知识》调查问卷的结果反馈
本次调查结果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范围: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民
调查时间:2019年12月5日-2020年3月5日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问卷
一、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答卷的人员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
二、调查显示,受访者年龄在20岁及以下的占0%,年龄在21岁—30岁的占55.00%,年龄在31岁—40岁的占18.00%。年龄在41岁—50岁的占27%,51岁以上上午占0%。
三、调查显示,10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单位(学校)有消防安全通道。
四、调查显示,9%的受访者认为在做菜时油锅起火,最佳的灭火方式是用水灭火,还有9%的受访者认为用油灭火,82%的受访者选择迅速盖上锅盖灭火。
五、调查显示,在高楼发生火灾后,选择不能乘坐电梯下去的占91%,选择不能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的占9%。
六、调查显示,用灭火器灭火时,选择灭火的喷射口应对准火焰根部的占73%,选择对准火焰中部的占9%,选择对准火焰上部的占18%。
七、调查显示,在打开房间闻到煤气味时,100%的受访者选择迅速打开门窗,选择打开灯寻找和点火查看的0%。
八、调查显示,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54%的受访者认为灭火器距燃烧物应为5米,19%的受访者认为灭火器距燃烧物应为4米,27%受访者认为灭火器距燃烧物应为3米。
九、调查显示,46%的受访者选择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向外开启,27%的受访者选择向内开启,还有27%的受访者选择自由开启。
十、调查显示,当液化气罐内的气量不足时,64%的受访者选择换气,27%的受访者选择均匀摇晃,9%的受访者选择放在热水中加热。
十一、调查显示,关于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46%的受访者处于不清楚状态,36%的受访者大致了解,只有18%的受访者非常清楚。
十二、调查显示,37%的受访者认为干粉灭火器半年检查一次,27%的受访者认为一年检查一次,18%的受访者认为三个月检查一次,还有18%的受访者认为两年检查一次。
十三、调查显示,遇到火灾时,100.00%的受访者选择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离,向着火相反方向逃离或向人多的方向逃离为0%。
十四、调查显示,发生火灾时,选择烟气窒息造成人员伤害的占 91%,选择被火烧伤的占9%,被建筑物砸伤的占0%。
十五、调查显示,浓烟逃生时,82%的受访者选择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巾捂住口鼻,18%的受访者选择快速奔跑,远离火场。
十六、调查显示,电器着火时, 91%的受访者选择干粉灭火器,9%的受访者选择“1211”灭火器,0%的受访者选择泡沫灭火器。
十七、调查显示,在公共娱乐场所,手提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应为20米的占46%,应为25米的占36%,应为30米和应为35米分别占9%。
十八、调查显示,100.00%的受访者认为火灾初起阶段扑救火灾是最有利的阶段, 认为最不利、较有利的阶段为0%。
十九、调查显示,当进入商场或娱乐场所等密集场所时,不会和偶尔会主动了解该区域的逃生路线分别占36%,会主动了解该区域的逃生路线的占28%。
二十、调查显示,平时有常常关注消防方面的报道和学习消防方面的知识,频率为每月关注1~2次的占55%,每年关注1~2次,几乎不关注的占36%,每周关注1~2次的占9%,每天都关注或不关注的占0%。
二十一、调查显示,曾参加过单位(学校)组织的消防演习,36%的访问者回答为单位组织过,我积极参加;另外36%的访问者回答为单位组织过,流于表面,我并不参与;27%的访问者表示单位从未组织过。
二十二、调查显示、在消防安全设施的设置及维护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14%的访问者认为消防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不符合标准,有不好用的情况发生,24%的访问者认为消防通道时常会被杂物堵住,10%的访问者认为这些设施的分布不合理,有时会找不到,认为消防设施的维护不及时和消防设施的数量不够的分别占19%,14%的访问者认为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十三、调查显示,55%受访者认为消防宣传日是11月9日,认为是1月19日占36%,认为是9月11日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