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信访局2023年部门决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信访局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 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九、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十、一般性支出情况说明
十一、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十二、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十三、关于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信访局概况
一、 部门职责
(一)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
(二)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
(三)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四)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
(五)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对本级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
(七)负责把信访件快速往下转送,承担文件速递局功能。
二、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
(一)内设机构设置。麻阳苗族自治县信访局为全额拨款行政单位,设有综合办公室、办信科、来访接待室、督办室、财务室5个内设机构。
(二)决算单位构成。麻阳苗族自治县信访局单位2023年部门决算公开单位仅为麻阳苗族自治县信访局本级。
第二部分
部门决算表
(公开9张表附后)
第三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支总计337.08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91.19万元,增加56.72 %,主要是因为人员增加年初预算调整,物价上涨,经费开支增加。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入合计337.08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收入,占100%。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支出合计337.0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10.74万元,占62.52%;项目支出126.34万元,占37.48%。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支总计337.08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91.19万元,增加56.72 %,主要是因为人员增加年初预算调整,物价上涨,经费开支增加。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支出337.0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91.19万元,增加56.72 %,主要是因为人员增加年初预算调整,物价上涨,经费开支增加。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支出337.08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04.42万元,占90.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22万元,占7.48%;卫生健康支出7.43万元,占2.2%;住房保障支出10.57万元,占3.13%。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67.97万元,支出决算数为337.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00%,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行政运行(项)。
年初预算为133.5万元,支出决算为304.4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28%,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年中预算调整,物价上涨导致经费开支增加。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
年初预算为17.01万元,支出决算为25.2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8%。
3、卫生健康支出(类)计划生育事务(款) 计划生育机构(项)。
年初预算为7.4万元,支出决算为7.4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4、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
年初预算为10.06万元,支出决算为10.5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5%。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304.42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135.4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44.5%,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伙食补助费、养老保险、抚恤金等;
公用经费74.56万元,占基本支出的24.5%,主要包括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七、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1.5万元,支出决算为0.52万元,完成预算的34.67%,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
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为1.5万元,支出决算为0.52万元,完成预算的34.67%,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接待费未支付。与上年相比减少2.46万元,减少82.5%,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接待费未支付。
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52万元,占100%。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开支内容包括:
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52万元,全年共接待来访团组7个、来宾39人次,主要是包括上级单位检查人员和相关单位交流学习发生的接待支出。
3、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2023年度无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
九、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本部门2023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74.5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3.7万元,降低4.7%。主要原因是:厉行中央八项规定,压减经费开支。
十、一般性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本部门开支会议费0万元。
十一、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本部门2023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
十二、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单位没有车辆。
十三、关于2023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部门组织对2023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共13个项目,涉及资金337.0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100%。从评价情况看,本单位绩效评价结果为优,达到了预期绩效目标。
组织开展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评价结果显示,本单位绩效评价结果为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前述对我局整体支出情况的分析,反映出目前在整体支出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年初预算编制前瞻性偏低,造成预算执行偏低
2、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不及时影响绩效目标完成质量;
3、财务管理在精度和深度上有欠缺,缺乏创新;
4、内部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欠细化。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省级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其他收入:主要是县级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资金。
三、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四、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五、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三、“三公”经费:指通过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十四、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用于购买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五、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第五部分
附 件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机构编制人员情况
本单位业务股室5个,共有行政编制4个,事业编制8个,实有行政编制人员3人,实有事业编制人员8人,单位退休人员6人。
二、单位主要职能与年度绩效目标
(一)单位主要职能:
1、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
2、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
3、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4、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
5、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6、对本级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
7、负责把信访件快速往下转送,承担文件速递局功能。
(二)年度绩效目标
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信访政策,协调处理好各类信访事项,加强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年度整体支出及管理情况
2023年预算总收入337.07万元,其中年初预算安排167.97万元,年度预算追加169.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实际总支出337.0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10.73万元,占年初预算基本支出的142%,占全年总支出的62.5%:项目支出126.33万元,占年初预算项目支出的631%,占全年总支出的37.5%;年度结余0万元,占总收入的0%。
1、基本支出情况
2、“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三公”经费年初预算1.5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0万元,出国考察经费0万元。实际“三公”经费支出0.5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4.6%,其中公务接待费0.5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4.6%,公务用车运行费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0%,出国考察0万元,占年初预算0%。“三公经费”结余0.98万元,结余率65.4%。
3、资金管理情况(内部管理制度措施)
(1) 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有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2)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3)根据内设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对按照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进行合理分解,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4)单位应当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5)单位应当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
(6)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四、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做好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积极开展信访宣传活动。
3、提高了全县网信占比率。
五、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单位最突出的问题是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信访及公共安全经费的预算与每年实际发生的经费悬殊很大,所以每年都是通过报告解决追加预算,望财政相关部门在年初预算能否酌情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高专项资金预算从而保证信访维稳工作持续运行。
六、改进措施与建议
1、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单位财务活动的控制和监督;
2、组织财务人员学习相关财务制度,细化岗位职责,提高业务运行效率;
3、积极参加县财政组织的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并向其他绩效管理做得好的单位学习借鉴,多举措、多渠道提升绩效管理认识和能力水平;
4、加强与财政的衔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
一级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三级指标 |
分值 |
评价标准 |
指标说明 |
得分 |
投入 |
10 |
预算配置 |
10 |
在职人员控制率 |
5 |
以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100%,计5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
5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5 |
“三公经费”变动率≦0,计5分;“三公经费”>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
5 |
||||
过程 |
60 |
预算执行 |
20 |
预算完成率 |
5 |
100%计满分,每低于5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 |
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年末结余)/(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100%。 |
5 |
预算控制率 |
5 |
预算控制率=0,计5分;0-10%(含),计4分;10-20%(含),计3分;20-30%(含),计2分;大于30%不得分。 |
预算控制率=(本年追加预算/年初预算)×100%。 |
5 |
||||
新建楼堂馆所面积控制率 |
5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5%扣2分,扣完为止。没有楼堂馆所项目的部门按满分计算。 |
楼堂馆所面积控制率=实际建设面积/批准建设面积×100% 。 该指标以2017年完工的新建楼堂馆所为评价内容。 |
5 |
||||
新建楼堂馆所投资概算控制率 |
5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5%扣2分,扣完为止。 |
楼堂馆所投资预算控制率=实际投资金额/批准投资金额×100% 。 该指标以2017年完工的新建楼堂馆所为评价内容。 |
5 |
||||
预算管理 |
40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8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1%扣1分,扣完为止。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部门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
7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7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1%扣1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
7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
6 |
100%计满分,每超过(降低)5%扣2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
6 |
||||
过程 |
预算管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8 |
①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2分; ②有本部门厉行节约制度,2分; ③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2分;④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分。 |
8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6 |
①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项目支出按规定经过评估论证;④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⑤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以上情况每出现一例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 |
6 |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
5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1分;④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1分;⑤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1分。 |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5 |
||||
产出及效率 |
30 |
职责履行 |
8 |
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 |
8 |
根据绩效办2018年对各部门为民办实事和部门重点工程与重点工作考核分数折算。 该项得分=(绩效办对应部分考核得分/100)*8 |
8 |
|
履职效益 |
10 |
经济效益 |
10 |
此两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10 |
|||
社会效益 |
||||||||
12 |
行政效能 |
6 |
促进部门改进文风会风,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效果较好的计6分;一般3分;无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0分。 |
根据部门自评材料评定。 |
6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6 |
90%(含)以上计6分; 80%(含)-90%,计4分; 70%(含)-80%,计2分; 低于70%计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5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填报单位:信访局
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
编制数 |
2023年实际在职人数 |
控制率 |
|||
12 |
11 |
92% |
||||
经费控制情况 |
2022年决算数 |
2023年预算数 |
2023年决算数 |
|||
三公经费 |
2.98 |
1.5 |
0.52 |
|||
1、公务用车购置和维护经费 |
||||||
其中:公车购置 |
||||||
公车运行维护 |
||||||
2、出国经费 |
||||||
3、公务接待 |
2.98 |
1.5 |
0.52 |
|||
项目支出: |
||||||
1、业务工作专项 |
||||||
2、运行维护专项 |
||||||
…… |
||||||
公用经费 |
78.26 |
74.5 |
74.5 |
|||
其中:办公经费 |
29.29 |
59.25 |
59.25 |
|||
水费、电费、差旅费 |
||||||
会议费、培训费 |
||||||
政府采购金额 |
—— |
|||||
部门整体支出预算调整 |
—— |
|||||
楼堂馆所控制情况 (2023年完工项目) |
批复规模 (㎡) |
实际规模(㎡) |
规模控制率 |
预算投资(万元) |
实际投资(万元) |
投资概算控制率 |
厉行节约保障措施 |
一、树立全员节俭意识。领导班子带头遵守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带动全体人员自觉树立厉行节约、人人有责的意识;二、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费管理规定,控制公务接待费支出;三、严格执行差旅费管理制度。 |
说明:“项目支出”需要填报除专项资金和基本支出以外的所有项目情况,包括业务工作项目、运行维护项目等;“公用经费”填报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表
一级 |
二级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得分 |
指标 |
指标 |
||||
投入 (20分) |
项目立项 (12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
②所提交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
4 |
||||
③事前是否已经过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决策等。 |
|||||
绩效目标合理性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
②是否与项目实施单位或委托单位职责密切相关; |
4 |
||||
③项目是否为促进事业发展所必需; |
|||||
④项目顸期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 |
|||||
绩效指标明确性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
4 |
||||
③是否与项目年度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
|||||
④是否与预期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
|||||
资金落实 (8分) |
资金到位率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
实际到位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实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
4 |
||||
计划投入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计划投入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
|||||
到位及时率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
及时到位资金:截至规定时点实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
4 |
||||
应到位资金:按照合同或项目进度要求截至规定时点应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
|||||
过程 (30分) |
业务管理 (10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15 |
||||
②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
|||||
制度执行有效性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
②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是否完备; |
|||||
③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审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
15 |
||||
④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是否落实到位。 |
|||||
过程 (30分) |
业务管理 |
项目质量可控性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其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10 |
||||
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必需的控制措施或手段。 |
|||||
财务管理 (20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7 |
||||
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是否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
7 |
||||
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认证; |
|||||
④是否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 |
|||||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
财务监控有效性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评价要点: |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
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财务检查等必要的监控措施或手段。 |
6 |
||||
产出 (30分) |
项目产出 (30分) |
实际完成率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实际产出数/计划产出数)×100%。 |
|
实际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项目实际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 |
|||||
计划产出数:项目绩效目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计划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
8 |
||||
完成及时率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 (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计划完成时间] ×100%。 |
|||
实际完成时间:项目实施单位完成该项目实际所耗用的时间。 |
8 |
||||
计划完成时间: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或相关规定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时间。 |
|||||
质量达标率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产出数/实际产出数)/100%。 |
|||
质量达标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实际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
|||||
既定质量标准是指项目实施单位设立绩效目标时依据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或其他标准而设定的绩效指标值。 |
7 |
||||
成本节约率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实际节约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成本节约程度。 |
成本节约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100%。 |
|||
实际成本:项目实施单位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实际所耗费的支出。 |
7 |
||||
计划成本:项目实施单位为完成工作目标计划安排的支出,一般以项目预算为参考。 |
|||||
效果 (20分) |
项目效益 (20分) |
经济效益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此四项指标为设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项目实际并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4 |
社会效益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4 |
|||
生态效益 |
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4 |
|||
可持续影响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4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策的满意程度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