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编制人员情况
    统战部为全额拨款(行政)单位。核定编制6人,其中:行政编5人,事业编1人。
    二、单位主要职能职责与年度绩效目标
    (一)单位主要职能
    1、调查研究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县委反映统一战线全面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统战政策执行情况,协调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关系。
    2、指导民族宗教局、台办、侨务、工商联、侨联、社区和基层统战工作,并积极支持涉及统战领域的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3、联系并培养党外民主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建议、意见;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政治协商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发挥党外民主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
    4、调查研究、协商、检查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
    5、负责党外人士在县人大、县政协和工商联中的政治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推荐安排党外干部担任县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及乡镇政府领导职务的工作;做好党外后备干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队伍的建设工作;
    6、指导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及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
    7、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
    8、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教育引导、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网络统战工作、开展实践教育、加强服务帮助、实施表彰和激励、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加强新的社会阶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用好现有组织、创建工作载体,打造活动平台、延伸联络手臂、创新方式方法,以实践创新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二)年度绩效目标
    1、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合理开支、厉行节约。
    2、严控“三公”经费和重点费用开支,“三公”经费在去年支出基础上不增长。
    三、2018年度整体支出及管理情况
    2018年预算总收入186.4万元,其中年初预算安排186.4万元,年度追加调整17.2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5.18万元。实际总支出198.97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98.97万元,占全年总支出的100%,本年本单位无项目支出。年度结转结余42 万元,占总收入的 20% 。
    1、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本单位基本支出198.9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41.75万元,占基本支出的72%;日常公用经费57.22万元,占基本支出的28%。本年度基本支出与预算基本一致。
人员经费141.75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生活补助、奖励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公用经费57.22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行政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及其他资本性支出。
    2、“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三公”经费年初预算18.50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5.5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3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00万元。实际“三公”经费支出9.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1%,其中公务接待费6.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6%,公务用车运行费2.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6%,因公出国(境)费0.00万元。“三公”经费结余9.1万元,结余率50%。
    3、资金管理情况
    (一)预算配置
    2018年度“三公经费”预算为18.50万元,2017年度“三公经费”预算为18.56万元。“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上年减少0.06万元。
    (二)预算管理
    2018年,我单位支出预算186.4万元,实际支出198.97万元,预算执行率95%。其中,预算安排49.73万元,公用经费实际支出57.22万元,控制率 88 %。
    2018年,我单位“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8.5万元,实际支出9.4万元,控制率 100%。其中:公务运行维护经费预算数3万元,实际支出2.8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15.5万元,实际支出 6.6万元。
    2018年,我单位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政府关于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厉行节约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出差管理审批程序。在资金使用上,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
    (三)预算执行
    2018年初预算186.4万元,预算控制率8.57%,控制率较好,无新建楼堂馆所情况。
    (四)预算管理
    2018年我单位实际支出公用经费57.22万元,公用经费预算安排49.73万元,经费控制率88%;“三公”经费实际支出9.4万元,预算安排18.5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100%;以上指标控制较好。
    1.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对现有的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办公用品支出、车辆运行维护等管理制度,从控制目标、业务流程、审批权限及相关表单等进行规范。
    2.实行厉行节约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对照机关内控制度严格执行公务支出管理制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
    3.按要求做好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
    (四)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组织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2018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18年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为  分。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述对我部整体支出情况的分析,反映出目前在整体支出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年初预算编制前瞩性偏低,造成预算执行偏低。
    2、部分指标下达时间晚,造成年终资金结余。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内部机构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公用经费根据单位的年度工作重点和工作规划,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瞩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2、遵循预算管理办法,对于年度无法预计的临时追加的相关工作所需费用和结余资金,严格按照预算专项资金使用程序申报及使用,按照预算项目和使用用途执行。
    3、针对指标文下达工作,尽早计划和开展申报,加强报批工作的沟通和跟踪,及时落实报批进度和指标文的下达;对财政资金下达时间滞后的项目,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尽早取得资金的拨付,保障资金的投入进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绩效目标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