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阳苗族自治县板栗树乡武岩村的山间田野上,一架架农业无人机灵活穿梭,时而为成片的冰糖橙园开展精准植保,时而吊运沉甸甸的稻谷与果实,成为山区农业生产中一道亮眼的科技风景线。武岩村以科技赋能农业、以集体聚力惠民,让农用无人机从本村生产需求出发,逐步辐射服务全县农业生产,让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推县域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麻阳苗族自治县地处山区,地形崎岖复杂,冰糖橙种植与水稻种植是县域内群众赖以生存的核心产业。长期以来,果实采摘后需靠人背肩扛下山,植保打药要农户背着沉重器械爬坡越岭,不仅耗时费力、效率低下,还时常影响收成质量,成为困扰全县农户多年的生产痛点。武岩村作为山区村庄的典型代表,深刻感知群众生产难题,率先探索科技破解之路。


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下,村两委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最终决定用省衔接资金和后盾单位帮扶资金购置农业无人机,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如今,无人机已成为全县农户离不开的“空中好帮手”:昔日需多人忙活一整天的植保任务,无人机升空后不久便可高效完成,均匀的雾滴让病虫害防治更精准;曾经费力耗时的粮食、果实转运,在无人机往返穿梭间轻松搞定,既减少了果实损伤,又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


“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里的集体经济能办起这样惠及全县的好服务!”看着田间忙碌的无人机,武岩村村民满脸喜悦。驻武岩村工作队队长郑崇武介绍,村级集体经济运营的无人机服务,立足武岩村、辐射全县域,不仅随叫随到、贴心便利,更坚持最大程度让利于民,赢得了全县农户的一致好评。这一举措既精准破解了山区农业生产的现实痛点,更让村级集体经济焕发新生机,成为凝聚村民人心、带动全县农业共同发展的有力纽带。

作为麻阳苗族自治县探索科技兴农、壮大集体经济的示范村,武岩村的实践为山区乡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村里还将继续拓展无人机服务场景,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群众,让村级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不断书写民富村强、县域农业提质增效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