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溪乡:“金木水火土”五字诀深耕产业振兴新图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和平溪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富民、促进农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立足资源禀赋,大抓柑橘特色产业,通过政策“真金白银”耐心领跑、人才“一草一木”匠心培育、企业“饮水思源”真心帮扶、示范“育苗火种”精心护航和党建“振兴沃土”悉心厚植,推动品改推广优良化、种植标准规范化、销售渠道一体化、组织模式集群化,带动广大村民重产业、讲产业、做产业,实现了农村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政策“真金白银”耐心领跑,品种改良抢占新赛道。一是强化抢抓机遇的“首发意识”。立足县域冰糖橙区域品牌优势,聚焦政策与金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精准对接、协同发力,科学制定了《和平溪乡推进以冰糖橙为主的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积极争取县财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冰糖橙产业贷款支持,努力把“橙色”变为群众增收的成色。二是形成错位发展的“首创机制”。构建更完善梯度培育机制,着力从制度层面耐心引导产业规划布局,持续深耕冰糖橙产业主赛道,创新开辟锦秀、红肉冰糖橙先发赛道。构建协同分层分类机制,党委、政府牵头参与产业发展第一线,搭建“名企+名人+名园”强强联合模式,鼓励新兴园主、产业大户优先吸纳监测户就业,全面带动农民产业增收致富。三是打造先发赛道的“首选之地”。在万亩柑橘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探索农业产业原创性、前瞻性突破,积极筹划新品种改良,锦秀、红肉冰糖橙品改面积达1500多亩,差异化布局初显成效。
人才“一草一木”匠心培育,社会服务孵化新力量。一是创建“触手可及”的技术服务。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每月发布柑橘种植技术信息,聘请专家现场指导服务,诚邀全县技术能手到7个村现场授课,196户品改农户提升了嫁接技术能力。二是构筑“你争我赶”的田间比武。举办和平溪乡柑橘女嫁接能手比武大赛,25名妇女代表参与实战比拼,整理砧木和接穗,“切接法”流程非常娴熟,赢得果农和柑橘专家一致好评。三是营造“到此莫愁”的学习环境。夯实技术服务精准答疑的基础底座,逐条分析解读产业奖补政策,强化实战比赛的专业认证,实现人才与资金、技术的双向奔赴。
企业“饮水思源”真心帮扶,要素渠道取得新进展。一是把订单送到家门口。引导脱贫户和监测户参与高质量庭院经济和高标准产业园,积极开展订单生产,与蓝凤凰农产品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新引进1家“今发果业”柑橘果酒加工企业,帮助销售或收购柑橘,提高柑橘单价,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把岗位留在山坡上。充分发挥3个柑橘品改高标准示范园、2个柑橘生产高标准示范园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新型园主、产业大户优先吸纳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长期就业或季节性务工,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三是把希望种在心坎上。针对无技术且自身劳动能力较弱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与合作社、种植大户签订“托养托管”协议,享受种植分红,推动落实7家企业主体与农户签订了协议;针对脱贫户、监测户的闲置土地,实行租赁方式发展产业,让脱贫户和监测户获得稳定租金收入,6家种植大户流转土地4000多亩。
示范“接续火种”精心护航,品质品牌实现新跃升。一是推动示范果园建设。以点带面打造4个“五网入园”柑橘高标准示范园,同步推进柑橘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一批柑橘采摘园、观光园。二是实施“五网入园”工程。针对集中连片300亩以上冰糖橙产业基地实施“五网入园”项目,大力推进水网、电网、路网、农机、轻轨入园,改善橘园基础设施,逐步推进橘园生产管理机械化、专业化、智能化。三是强化品牌创建意识。按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要求,通过提质生产端、突破加工端、扩大销售端,实现种出好果、讲好故事、卖出好价,力争到2027年商品果率提升至 70% 以上。
党建“振兴沃土”悉心厚植,联农带农再上新台阶。一是顺着民声惠民生。发挥“网格院落夜会”机制作用,群众“主场”陈情说事,干部进网格集民声,收集的和平溪乡产业应以发展冰糖橙为主的建议,已被纳入乡党委和政府工作决策。二是带着农民学农技。召开了“以冰糖橙为主的柑橘高质量发展”培训会议,邀请县柑橘办、县柑橘协会、柑橘种植嫁接专家为和平溪乡种植大户讲解品改、有机肥、社会化服务。三是联农带农共致富。组织党员先锋队牵头推广品种改良和品牌提升,强化社会化服务推广力度,实现擦亮一张名片,兴旺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