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板栗树乡党委、政府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工作部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多措并举,积极稳妥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一是“一把手”顶格推动。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和联村领导为副组长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各村“一把手”一抓到底,层层压实责任,拧紧耕地保护恢复工作“责任链”。二是“一支队伍”专班推进。为保障工作推进效率,全面完善各级“田长”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抽调3名乡干部与乡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具体负责耕地恢复各项工作落实,建强耕地保护恢复工作“主力军”。三是“一线发动”宣传到户。多渠道广泛开展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宣传,专题召开耕地恢复业务培训会议,确保工作人员政策清、程序明、业务精。通过“院落会+政策宣讲”等形式,向村民“面对面”讲清讲透政策规定,做实做细群众思想工作,凝聚耕地保护恢复工作“向心力”。

精细谋划、精准推进。

一是“一个口径”分类施策。加强同县自然资源部门和技术单位的对接汇报,坚持“宜水田则水田、宜旱地则旱地”,根据“先易后难、科学选址、合理评估、尊重民意”的原则,明确恢复范围和标准、完成期限,逐地逐块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工作。二是“一体推进”科技赋能。加强同技术单位的对接,坚持整村推进,根据“三调”标注恢复耕地属性图斑,在人工巡查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对地块现状、作物类型等进行摸排、勘测和选定,科学定位耕地恢复目标任务,下好因地施策“精准棋”。三是“一张图表”到村到户。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作耕地恢复分布图,将耕地恢复任务分解到村到组,根据计划时间节点,挂图作战、精锐出击、销号推进,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过程、以责任倒逼落实,推动恢复工作提质、提速、提效。

严明奖惩、严格考核。

一是“一周一督”跟踪问效。坚持“一周一会一推进”和乡主要领导重点环节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协调,每周定期听取耕地恢复保护工作专班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掌握进度,研究情况,推进问题分类稳妥有效化解,确保耕地保护恢复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二是“一份清单”严格考核。签订耕地保护工作责任书,将耕地恢复工作纳入耕地保护工作年度考核清单内容,对完成任务的先进村给予表扬奖励,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三是“一条红线”严格执行。在耕地恢复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全程介入,对上级交办和自查发现疑似违法侵占耕地的情况,同步进行排查整改,对恢复工作排名靠后的村进行约谈提醒,对新增违法图斑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