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江乡人大建微信平台创履职新路
新常态下,如何巧妙借助新媒体、新平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拓展民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今年以来,大桥江乡人大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微信为载体,为代表搭建了一个微信履职平台,开启了掌上履职“微时代”。
平台在微中搭建。大桥江乡共有县人大代表5名、乡人大代表47名。和大多数山区乡镇一样,由于工作力量薄弱、交通不便、代表文化程度偏低等因素,在大桥江也出现了代表小组活动频率不高、建议质量不高、业务培训率不高等问题,代表履职成效始终难以有效提升。人大主席田定春是一名“老乡镇”,上任以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服务代表、提升代表履职能力问题。今年初,接触微信后,他切身体会到了微信带来的便利。“能否通过微信搭建一个供代表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掌中的体验给了他全新的启发。“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经过一段时间探索、研究,他动手建立了“代表履职交流群”、“代表小组活动群”等微信群,为乡人大和代表间架起了一座“掌上“连心桥”。更可喜的是,微信群里一些看似细若游丝的信息,在互联网的催化下,还产生了诸多良性反应,弘扬社会正能量。
学习在微中完成。自从该平台搭建后,该乡人大先后围绕“建制村合并”、“美丽乡村”、豪侠坪古村旅游开发等重点工作,定期在订阅号中向代表推送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过去,乡里一年最多组织两三次相关业务培训,内容十分有限,而且常有代表因为各种原因缺席会议。现在将各种政策文件、法律法规通过微信共享,既不和工作生活相冲突,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代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一些政策难点我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会同相关科室予以解答。” 代表们对这一新开辟的学习平台颇为满意。对此,乡人大代表、豪侠坪村支书龙绪祥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他说:“现在各类文件都能在微信上找到,我们为百姓宣传政策时便利了不少。比如生育证和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后,有一次村民向我了解审批流程,我打开微信直接就为他解答了。要是过去,我还得专门跑到乡里去找这份文件。目前,该乡已在“代表履职交流群”中共享了《全国人大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的系列讲话》、《代表法》、《选举法》等10余份资料,并根据代表需要实时上传、更新各类文件资料。
履职在微中实现。 “将平台建设与人大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平台效用最大化,代表履职成效最大化”,是大桥江人大搭建该微信平台的初衷。今年,乡人大将全年20件民生实事、县重点工程进行梳理,根据属地原则邀请代表作为责任监督员,定期将各项目推进情况在“代表履职交流群”上进行通报。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这一做法激发了代表监督履职的积极性,冒出了一些原本沉默的“好声音”。盘田中共麻阳第一支部是县重点项目,工程前期涉及部分村民的征地工作,由于一些历史遗留原因,致使该工程实施一度受阻。作为县、乡重点工程,乡人大在微信群中向代表如实通报了该项目推进情况,其中包括由于拆迁原因致使工程受阻问题。乡人大代表田玉梅在微信群里得知情况后,马上主动找到相关当事人协调解决了此事,推动整体工程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 此外,乡人大还创建了代表小组活动群等,使一些日常工作实现了从“面对面”到“线对线”的转变。日前,该乡通过代表小组活动群开展了“我为古村旅游献一策”活动,共征集到来自3个代表小组的12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