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铜矿和美矿区建设:传承历史记忆,共筑绿色家园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麻阳铜矿和美矿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场以“生态优先、文化传承、全民共建”为核心的工程,不仅承载着铜矿老工业区的转型使命,更凝聚了社区居民、党员干部、网格员等多方力量。烈日下,搬运材料的号子声、拆除废弃房屋的敲击声、砌筑青砖的叮咚声交织成一曲劳动赞歌,展现了一幅“老中青接力、干群齐心”的动人画卷。
历史与新生:从工业遗存到文旅融合
麻阳铜矿始建于1966年,曾是湖南省重要的国有铜矿企业,其矿区发现的多处古矿井可追溯至公元前780年,被誉为“江南第一古矿”。然而,历经40余年开采,矿区资源趋于枯竭,2008年改制后移交地方管理。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业+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依托矿区历史遗迹和自然资源,规划打造集工业遗产、生态康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文旅小镇”。此次和美矿区建设,正是这一蓝图的落地举措。
全民共建:烈日下的接力与坚守
“爸,您歇会儿,我来!”在拆除废弃房屋的现场,50多岁的居民江伯因体力不支停下手中的铁锹,女儿立即接过工具继续作业。这样的“父女接力”场景,成为建设工地上最温情的注脚。
参与建设的不仅有退休矿工、党员干部,还有自发加入的周边居民。铜矿事务中心统筹协调,将任务细化至网格员,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响应”的协作模式。烈日炎炎下,有人搬运建材,有人清理沟渠,有人种植绿化苗木,汗水浸透的衣衫映照着对家园焕新的期待。
生态宜居:见缝插绿,修旧如旧
遵循“和美矿区”建设理念,项目团队将生态修复与文化保护深度融合。通过“见缝插绿”,在矿区的各个角落种下绿色的希望。无论是道路两旁,还是居民楼前的空地,都将被绿色植被所覆盖,让矿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宜居之所。在废弃房屋拆除工作方面,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工作人员们小心地保存着拆除下来的青砖青瓦。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建筑材料,将被巧妙地运用到后续的建设中,既保留了矿区独特的历史记忆,又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
未来蓝图:绿色转型的“麻阳样本”
麻阳铜矿的转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重塑,更是一场“资源再生”与“人文传承”的双向奔赴。未来,这里将崛起为湘西地区文旅新地标,吸引游客探寻千年古矿的历史脉络,体验长寿之乡的生态魅力。正如铜矿事务中心党委书记滕建成所言:“我们既要留住工业记忆,也要让老矿区‘活’出第二春。”
从父女接力的温情瞬间,到青砖瓦砾的循环利用,麻阳铜矿和美矿区建设的故事,书写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鲜活篇章。在政策支持、科技赋能与全民参与的合力下,这座“江南第一古矿”正以崭新姿态,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