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民政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社会救助服务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效率和效能,根据中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2021年4月,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确认开展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机制改革,拟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各乡镇,打通社会救助的“最后一公里”。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区域面积1568平方公里,全县共18个乡镇及1个管理处,总人口约40.5万,目前纳入城乡低保共5317户11468人,特困供养1762户1813人,2021年共实施临时救助2598人次,救助金额达196万元。

2021年4月,麻阳县正式启动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前期工作。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麻阳县民政局组织开展了前期调研,6位班子成员带队,中层干部分组奔赴18个乡镇,深入到村(社区)实地走访,与基层群众及乡镇干部面对面沟通,倾听民声、征求民意。尧市镇大禾塘村村民胡某突发疾病无劳动力,家中尚有3名儿童需抚养,想办理低保,走访时向我们反映:我们住在乡里,加上身体不好,去县城里很不方便,如果可以在乡政府就把我们想要办理低保的事情搞好,这样的政策我们肯定大力支持!”;郭公坪镇民政员舒某谈道:“像我们这类偏远乡镇,去一趟县城来回大约要3个小时,以往为了审批资料一出去几乎就大半天才能回乡镇政府,比较耽误时间,对于权限下放至我们乡镇,我是比较支持的,一是让社会救助工作开展的流程更清晰,权责更明确,二是方便了群众,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让群众满意度更高。当然我也希望县级民政部门给予我们政策培训等支持,让我们更好服务群众……”。

经过调查基层社会救助业务办理情况,分析群众意见,起草了《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方案》、《麻阳苗族自治县特困人员认定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操作细则》、《麻阳苗族自治县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操作细则》、《麻阳苗族自治县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操作细则》等草案,形成了初步改革规划,一是拟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小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业务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辖区内各乡镇,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直接受理和审批群众相关申请;二是明确各镇人民政府审核确认的主体责任,减少审核确认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优化救助审核程序,对经济状况核对和入户调查无异议的,可不进行民主评议,进一步压缩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业务的办理时限,使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更加及时精准的救助、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社会救助审批确认权限下放是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基层化”、“高效化”、“精准化”的关键环节。麻阳县民政局将积极推进改革,2021年7月27日出台《麻阳苗族自治县关于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实施方案》(麻政办发[2021]12号)及三个具体操作规程,同时组织18个乡镇召开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专题动员培训会议,指导协调县本级业务股室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交接,随后在8月份乡镇全面执行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

在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与全县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两项工作推动下,我县城乡低保覆盖面和精准度进一步提升。权限下放后2个月内,我县新增农村低保23户57人,取消559户1893人,类别调整9户37人;新增城市低保取消76户172人;新增特困供养对象3人,取消11人;9月至10月新增临时救助对象104人,发放资金11.4万元。

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后,正式打通了社会救助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保证法定的公示时间情况下优化了受理、审核、确认等程序,发挥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中心的作用,做到了“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办结时限由原来的将近2个月时间缩减到20个工作日内完成,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放管服”改革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