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来麻考察评估锦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作
12月2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严承高带领国家湿地公园考察评估专家组来到麻阳,对我县锦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作进行考察评估。
考察组在包茅遗地查看河流湿地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研究员杨桂山,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教授雷光春,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陈红长,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徐永新,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湿地调查规划处高级工程师吴后建,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贺世孝,县领导李仕忠、李兴华、唐军、刘黔阳、滕勇、夏华陪同考察。
当天,考察组一行深入兰村、高村、兰里、黄桑、吕家坪等乡镇,对兰村河岸、城东风光带、包茅遗地、海燕洲、青山嘴洲、花园洲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宣教展示条件等内容进行实地考察。随后,考察组在县行政中心政府八楼会议室组织召开考察评估会,听取我县锦江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并反馈此次考察评估意见。
考察评估会现场
2016年5月,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麻阳锦江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同年5月,聘请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开展湿地公园建设规划设计,完成《湖南麻阳锦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并于同年6月通过了省林业厅组织的省级专家评审。
锦江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位于麻阳县北部,主要包括锦江河、尧里河、黄土溪水库、鸬鹚江、太平溪及周边的生态公益林和绿地,涉及石羊哨、岩门、高村、兰村、兰里、和平溪、黄桑和吕家坪八个乡镇,规划总面积1918.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66.1公顷,湿地率为81.6%。湿地公园区划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其中,保育区内的湿地面积占公园湿地总面积的98.9%。
湿地公园以我国武陵山区自然河流锦江河为主体,以其重要支流和库塘为补充,以典型的山区河流和沙洲为特色,形成库——河——江——洲——林——城复合生态系统,在我国南方山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锦江内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结构完整、生态环境良好的沙洲,保持了我国南方山区河流湿地的原真性,为数量与种类众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
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考察组一致认为,麻阳锦江流域湿地环境丰富多样,沙洲数量多而且普遍发育较好,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针对麻阳锦江国家湿地公园下阶段建设工作,严承高希望,要进一步精准目标定位,使目标与措施相匹配;要做好公示工作;要高度重视专家们的专业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逐条改进;要做好规划工作,与各部门已有规划进行对接;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保护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调查清楚湿地范围内资源本体,做好退耕还湿工作;要做好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要建立和完善专门管理办法,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仕忠表示,麻阳将狠抓问题整改,将认真梳理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逐项研究和落实;狠抓工作完善,加大力度构建责权明确、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使湿地公园建设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既有特色又出成效;狠抓载体创建,确保湿地公园能建设好、保护好、管理好。